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百合生津潤肺安神助眠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2013/12/3)

百合生津潤肺安神助眠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友人送我數顆生鮮百合,其嫩瓣雪白亮澤,純潔高雅,國人常以為婚禮的吉祥徵象花卉,取其含「百年好合」之意。

百合屬百合科(Liliaceae)多葉莖草本植物,冬季形成地下鱗莖,我們吃的就鱗莖,百合吃起來細嫩,嚼久味略帶甘甜,生百合應挑肉質厚,色白或呈淡黄色,清洗中,有雜質、黑瓣、發霉、爛心的要挑除。

百合栽種兩年後秋季採收,除去鬚根洗淨,剝取鱗片,用水略煮後曬乾,便是中藥材的乾百合,乾百合口感會有微酸的感覺,選用乾百合,白底帶黃,品質佳。

中醫有把百合入藥使用,謂其性味甘寒、微苦,可養陰潤肺、止咳和清心安神的功效,用於肺燥、陰虛久咳,就是熱性感染性感冒後,尚有咽乾口燥引起的咳嗽,中醫謂「肺有餘熱」的咳嗽,屬「肺燥」,就取百合養陰潤肺功效達到止咳。

慢性咳嗽出現心煩氣躁、口咽燥乾、眠不佳,中醫謂為「陰虛久咳」,也可以取百合養陰潤肺功效,緩解咳嗽症狀。

百合另有好的清心安神功效,於情緒障礙患者,有虛煩不安、失眠多夢、口咽燥乾,可取百合養陰安神,緩解情緒不安症狀。

現在藥理研究,百合的主要成分為澱粉、蛋白質、脂肪和微量生物鹼,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對熱病後體弱和神經衰弱有好的助益,簡易用法可用鮮百合或以百合粉煮粥,調入適量蜜糖或糖服食,可調理陰虛有火體質。

考生因功課緊張忙碌,出現心煩口燥乾,心神浮動,用以百合、蓮子、大棗和冰糖同燉煮食用,冰涼後,當宵夜食用,取百合潤燥安神,蓮子、大棗補氣健脾胃,達到滋潤體能、緩解的緊張好處。

熱性感冒後尚有咽乾餘咳,可以用生百合、水梨、冰糖同燉服用。
氣管不佳而久咳,出現心煩躁、口咽燥乾、眠不佳,可用百合、白木耳、瘦肉(或肥鴨肉,或雞蛋)、冰糖同燉煮食用,易倦累體質可加配粉光參同煮,以溫服為佳。

中醫醫書「金匱要略」有「百合病」一病,症狀為心神不寧,沉默少言,想睡不能眠,想吃又不能吃,舌質淡紅,脈細數,為陰虛內熱症,會發生於感染熱病後期的虛弱體質,或發生於長期的情緒障礙疾病,均選生津養陰中藥的百合為主藥治療。

因百合藥性偏微寒甘潤,若有受寒引起的咳嗽、腸胃功能不佳並常大便稀疏軟便者,就不宜服用。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健康運動新概念


蕭醫師自然療法

醫學新知-

(2013/12/6)

健康運動新概念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一場由長庚醫院副院長謝燦堂醫師所演講的「什麼樣的運動會傷害身體?」中,謝燦堂醫師是馬拉松跑步健將,對運動頗有經驗心得和醫學根據,內容精彩,就將醫師的健康運動新概念和大家分享。

走路和跑步是最自然和最和諧的運動

運動應享受運動的過程,運動不必程強,走路和跑步為與身具來的運動,是身體最自然和最和諧的運動。

跑步會使體重過重者的膝關節受損

跑步會使膝關節受損,但跑步可使膝關節周邊的肌肉和肌腱更協調,是有益於膝關節,唯一最傷膝關節的因素為「體重」,若體重過重,就不宜執著選擇跑步為個人喜好的運動,因每增加5公斤體重,跑步跳躍中會增加5倍重量,跑步跳躍中會增加至25公斤重量,對膝關節會有傷害,體重過重應先飲食控制和做走路運動,待體重減輕後再做跑步運動。

早上運動可燃燒脂肪較多而減重

早上運動,因體內的醣類少,可燃燒脂肪較多而減重,下午運動的效率最高,因早上已做了暖身運動,晚上運動可增加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ne)和睪丸酮(testosterone),對年輕人免疫力有增強作用。

運動後的肌肉需48小時的自行修復期

每次運動後的肌肉需48小時的自行修復期,所以每天不要操作同一組肌肉做運動,可選今天跑步,明天游泳或做伏地挻身,運動不可以做超量的劇烈運動,也不可超過3天不運動,因多天不運動會使肌肉較緊縮。

週末運動只稱為「休閒運動」,很重要的認知運動方式為:「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運動,不一定拘泥於一定的時間模式」。

運動後宜做「身體冷卻」動作

運動前未必需要做伸展拉筋熱身操,但「暖身運動」是有必要的,暖身運動是做到體溫確時有升高些,有些流汗的程度,如可先做輕度的慢運動後,再加強運動量,至於運動後,最重要為要做「身體冷卻」動作,可選走路、拉筋、運動操,可加速乳酸的代謝。

劇烈運動後不宜洗三溫暖的泡熱水澡,因易使末梢血液回灌至心臟,會產生危險。

食用新鮮蔬果對運動有助益好處

運動後出現抽筋,應查有否潛在疾病,短程運動宜每3-5公里喝些水,不需要喝「運動飲料」,馬拉松跑步喝「運動飲料」是不夠的,因馬拉松跑步後,運動者中10%有缺水,0.1%出現低血鈉,若於跑步過程中喝些含鹽的「梅子水」是有助益的。

吃抗氧化劑或維他命丸未必更有好處,唯食用新鮮蔬果的效果不錯。

以長跑做運動者不會胖

運動0.5小時的消耗比例為20%脂肪和80%醣類,運動1.5小時的消耗比例改變為50%脂肪和50%醣類,所以長跑運動者不會胖。

一碗飯含熱量280卡,跑步1小時約消耗500卡,健走和游泳1小時約300卡,走路1小時約200卡,消耗熱量以「距離長度」計算為最佳方式。

運動後的飲食以醣類比蛋白質為4:1為佳,對長跑者並要建立體能者,運動後進食為需要,若做減肥運動,運動後未必進食。

最佳運動用力程度以「有點喘」最佳

最佳的運動用力程度,以「有點喘」、「有些吃力感」為最佳,有點喘但尚可和旁人對話,若和旁人對話對話的力道都沒有,就太喘了,是為超量的運動,為不宜。運動中太喘氣,可先走一走再加強運動量。

倒步走有危險性,年長者宜慎之,「仰臥起做」的練習腹部,對腹部脂肪是消除不掉的,跑步運動不會使女性呈現蘿蔔腿,三溫暖減重只是暫時的脫水。

做任何肌力重量訓練運動不可做到極限

做任何肌力重量訓練運動,不可做到極限,即任何運動不可將肌肉和骨骼拉至極限。

劇烈運動後會使免疫力下降。

運動鞋子應每年更換一次

運動的鞋子應每年更換一次,或跑過8001000公里後就宜更換,要重視體內環保,做到「好吃留一口,難吃吃一口,運動一分不嫌少,一小時不嫌多」的健康保健。

參考資料:

謝燦堂(2013)。什麼樣的運動會傷害身體?台北市醫師公會。長庚醫婦產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青蔥發汗解表治風寒感冒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青蔥發汗解表治風寒感冒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到宜蘭三星鄉走走,三星鄉天氣晴朗怡人,空氣清新,農田的水圳灌溉水質乾淨,農產品產銷以「三星蔥」最有名。

青蔥的學名為Allium fistulosum L.,屬蔥科植物(舊屬百合科),國內目前栽培的蔥品種有「北蔥」、「四季蔥」和「大蔥」三種,「三星蔥」屬四季蔥。

三星蔥較適合冷涼氣候生長,夏季(79月)生長較差外,於秋冬季的生育力最佳,主要以北部栽培最多,葉身較大,葉肉也較厚且柔軟。

三星鄉於雪山山腳下,位居蘭陽平原的最高點,具有肥沃與排水良好的土壤,坐落蘭陽溪源頭的三星鄉,水質清澈,日夜溫差大氣候,讓蔥生長速度較緩,葉肉厚、蔥白長、纖維細緻,三星蔥產量約佔宜蘭縣青蔥的60%

青蔥的綠色葉片與綠色葉柄部稱「蔥青」,下端葉鞘一層層包裹成管狀的假莖,因埋於土層中故為白色,稱「蔥白」。

青蔥於「本草綱目」有提到,謂青蔥作菜時,諸物皆宜,有「菜伯」、「和事」之稱。

蔥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於「藥品化義」有提到蔥,謂其辛溫通竅,專主發散,凡一切表邪之病,風寒濕之氣,感於皮膚經絡之間,未深入臟腑之內,都能發汗逐邪,讓營衛暢通。

中醫常取「蔥白」部分入藥使用,以辛溫性味,得發汗解表之功效,於受風寒的感冒初期,全身微酸累、流清鼻水,咽喉沒有乾癢疼痛時,可以將5-6條的蔥白沖泡沸水,溫服,讓汗微出,溫和地將寒邪以汗出方式的排出,也可更加上數片生薑共煮,以加快寒邪排出。

蔥白另有「散寒通陽」的功效,就是腹部遇冷或緊張會出現腹脹腹痛,手掌溫熱處輕輕按摩會使腹部不舒症狀緩解,中醫稱「寒凝氣滯」腹痛,會單用蔥白炒熱由外熨敷肚臍處治療。

青蔥的藥理研究,為其能刺激汗腺,有發汗作用,並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蔥內含硫化物,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具類黃酮,有抗氧化的抗老化和抗癌好處,具膳食纖維,有增加腸蠕動的促進消化道功能,又含有大蒜素,會有產生性慾的作用。

青蔥的有效成分易因加熱太久而揮發,記得於作菜中應儘量縮短加熱的時間,以免減少有效成分。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芝蔴油拌飯可潤燥通暢大便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2013/10/25)

    芝蔴油拌飯可潤燥通暢大便

                蕭偉傑中西醫師

  

近日天氣開始變冷,賣「麻油雞」的店家,上門的顧客開始變多,「麻油雞」,用黑芝蔴油、生薑、雞肉、米酒共炒煮而成,大家都想藉吃麻油雞的溫熱性,袪除寒氣並滋補身體。

  麻油雞是產婦媽媽做月子必吃補品,做月子是大事,麻油雞具有滋補身體的絕佳營養成分,才足以擔起調養產婦媽媽身體的重任,滋補好吃的麻油雞首重於上等的黑芝蔴油。

黑芝麻油多用於食補

  芝蔴有黑芝蔴和白芝蔴,以黑芝蔴加工焙炒並榨取為「黑芝麻油」,色較深,香味濃烈,用於食補為多。

白芝蔴加工焙炒、打漿及油水分離成為「白麻油」,又稱小香油,色澤淡並清香,用以涼拌為多。

  傳統中醫有將黑芝蔴入藥使用,稱其性味甘平,質潤多脂,可滋養肝血及腎陰,並可潤燥滑腸。

  「神農本草經」將黑芝蔴列為上品藥物,謂其可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古人蘇東坡、孫思邈常服九蒸九曬的黑芝蔴以延年益壽。

  黑芝蔴的學名為Sesamum indicum,為胡麻科植物,又稱胡麻子、巨勝子,其成分含約60%的脂肪,以油酸、亞油酸及甘油脂為主,多屬單元不飽和酸和多元不飽合酸,還有維生素EKB2,及有豐富的鈣、鐵、菸酸、卵磷脂,具有抗衰老作用,有防範動脈粥狀硬化,增加血量和助益強化骨質等多種好處,即說出黑芝蔴是補益強身的食療佳品,很適合產婦調理身體和老年人保健身體的食用。

芝蔴油拌飯可潤燥通暢大便

  食用黑芝蔴的最簡單吃法,為將炒香的黑芝蔴灑於白飯上,或將磨好的黑芝蔴粉加於牛奶、豆漿中一起食用,味香好吃。

  產後食用麻油雞有助益增加乳汁的好處,增加乳汁也可將炒香黑芝蔴加上豬蹄、花生共同燉煮,一同食用。

  老年人的習慣性便秘,可將黑芝蔴末4-5公克加些蜂蜜,或將黑芝蔴油拌於飯中食用,有潤燥滑腸的助益大便通暢。

  於西藏醫學常提到,經常於全身,尤其於頭部和四肢,塗抹油脂或芝麻油並做按摩,可以緩寒疲勞,恢復體力,並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於印度傳統醫學則稱,常塗油於身體,可改善身體倦怠感,認為「胡麻油」為最值得推許的油。

此說出芝麻油有很好的補益養身好處,具滋潤皮膚、增加乳汁、潤燥通便及延年益壽的諸多好處。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牛蒡子清熱通便治咽喉腫痛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2013/9/17)

 

            


            牛蒡子清熱通便治咽喉腫痛                 
                                      蕭偉傑中西醫師

 

在坐一位很熟悉的公車司機上,車上沒什麼人,司機突然問我有沒有喝茶,我說沒有,司機就很好心的推薦我,要我喝「牛蒡茶」,司機說他每天喝了牛蒡茶後,排便順暢多了,血壓也正常了(:高血壓的原因很多,應看診醫師)

牛蒡茶是「牛蒡根」的乾燥製品,「牛蒡根」粗圓長條,像牛的尾巴,我們叫「吳某」、「鵝母」,傳統市場和超市都有賣牛蒡根,小時候母親常會將牛蒡根切為圓圓薄薄片,加些糖炒熟吃,脆硬甜甜的,含有特色香味,很好吃。

在國內旅遊,於農產品產銷店常會看到「牛蒡茶」的茶罐在銷售,牛蒡是台灣的重要農產品,全台栽培面積有1,220公頃,主要產區集中在台南縣佳里、將軍、西港、新化、麻豆及下營等地,內銷大多供給國內日本料理店及加工原料者,生鮮牛蒡很多為外銷日本。

牛蒡根於「本草綱目」稱可「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於「名醫別錄」稱「久服輕身耐老」,但牛蒡根少於中醫入藥使用,其種子的「牛蒡子」則有入藥使用。

牛蒡為菊科植物,學名為學名Arctium lappa L.,牛蒡種子稱「牛蒡子」,又稱「鼠粘子」,性味辛苦寒,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可治療因風熱感冒、呼吸道發炎引起的咳嗽黃痰,咽喉腫痛,或皮膚發炎紅疹、便秘等病症,但於腸胃功能不良的容易腹瀉者就不宜服用,及發炎膿腫已潰散也不再服用,現代藥理認為牛蒡子有抗病毒和抗金黃葡萄球菌作用。

牛蒡根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鈣、磷、鐵、鉀、維他命B及維他命C等養分,尤其富含「菊糖」,深受日本人所喜愛,日本人喜愛吃菊糖,為日本的健康食品,菊糖不是糖也不是碳水化合物,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300倍,菊糖不會產生熱量,日本人認為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士(聯合國食物發展委員會及有關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均未將菊糖的安全性定位)

牛蒡直根可深入地下40-150公分,直根耐水性差,浸在水面下2日以上則腐敗,所以栽動會選於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先深耕1公尺加上施肥,可產出肥大、長、光滑且肉質柔軟之上品牛蒡。

牛蒡根含有量多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以暢通排便,對降低體內膽固醇會有助益,因降低膽固醇對血脂偏高、高血壓都有正面的好處,所以很多人以「牛蒡茶」為健康食品。

「牛蒡茶」的製法製茶流程為先將原料洗滌後,於2-5℃冷藏1-2個月,讓澱粉轉化為醣類的促使可溶性糖增加,再切為約1.7㎜厚之切片,經60℃烘乾2-3小時的熱風乾燥,再以「滾筒炒菁機」加熱至160℃後焙炒16分鐘以去腥及增加香氣),就將成品裝罐。

牛蒡茶的最適當喝法是用50g的牛蒡片加1000cc的水,煮沸30分鐘即為天然的優良飲料。

若個人的體質健康正常,因工作忙碌、緊張心煩、熬夜失眠,出現口乾舌燥的「火氣大」症狀,加上個人有大便燥乾、便秘的習慣,「牛蒡根」偏寒性,有清熱和滑利通便的效果,平時偶而炒煮新鮮牛蒡根食用,或平時偶而泡泡牛蒡茶服用,應有助益好處。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炎熱夏天發生熱急症的認識和處置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醫學新知

(2013/9/17)

 

炎熱夏天發生熱急症的認識和處置               
                                                       蕭偉傑醫師

應避免強烈陽光的過度曝曬

今年夏天的氣溫,感覺特別的炎熱,炎夏中,有些營造工程人員會於高溫下工作,甚至我還看到有幾個人於烈日中午時刻,在小巨蛋的體育場跑步著,炎熱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容易出現什麼病症呢? 出現病症該如何處置呢?

我於20139月的部落格有提到,由美國陸軍司令部出版的「美軍野外生存手冊」,謂軍人於野外應避免強烈陽光的過度曝曬,流失的汗水要以水分和鹽補充回來,鹽水以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的食鹽補充,唯「補充鹽分必須在有足夠的水量下才可補充」。

高溫度高濕氣的環境使身體產熱多但散熱差

最近看了本年9月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的「台灣醫界」中,有一篇由台大外科鄭清萬醫師和張金堅醫師所發表的「環境熱急症」,內容頗佳,將其精華內容摘出與大家共享。

「環境熱急症」一文中謂,地球真的發燒了,謂全球各地酷熱環境下所造成的「熱急症」,已在世界各國造成數百人以上的死亡,主要為於高溫高濕氣的環境下,身體更難散熱,更容易產生可能引起致命併發症的「熱急症」。

環境氣溫過高時,外熱傳入身體,會使身體熱能過多,而人因劇烈運動或持久工作,體內亦可產生過多的熱能,在正常的狀況下,身體以「幅射」和「蒸發」兩方式將過多熱能排掉,「幅射」是以血管擴張,增加體表血流的將過多熱能排出體外,「蒸發」是以多量流汗將過多熱能排出體外,但當外在環境溫度接近體溫或太高時,以幅射方式的散熱效率是不佳的,同樣的於濕度過高的環境,以蒸發方式來散熱的效率也是不佳的。

熱中暑可能嚴重侵犯到腦部中樞神經而致命

酷熱環境可引發熱急症(heat emergencies),熱急症有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暈厥、熱僵直等病症,「熱暈厥」為久站於熱天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熱僵直」為短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出現的「過度換氣症候群」,兩者病症較輕,「熱痙攣」常發生為運動員於烈日下做劇烈運動而出現肌肉抽筋,「熱衰竭」為高溫環境下,因水分補充不足所造成脫水的現象,「熱中暑」為有侵犯到腦部中樞神經的熱急症,最為嚴重,其病症分別介紹如下:

一、     熱中暑(heat stroke):

熱中暑英文名稱的heat strokestroke是腦中風,即熱中暑為可能侵犯腦中樞神經而出現腦水腫、腦出血症狀,故稱熱中暑為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其死亡率相當高,約為20-70%

熱中暑的臨床症狀包括,具躁動、抽搐、昏迷的「中樞神經異常」,具中心體溫高過攝氏40.50C的「嚴重高體溫」和「排汗不良」的三個主要症狀,其中的「中樞神經異常」為正確診斷的唯一必要條件。

本病治療最重要目標為「早期快速降低患者體溫」,救治休克,並減少因身體高溫對各器官的傷害。

熱中暑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將病患移到陰涼處,除去衣物,以濕冷毛巾擦拭和包裹病患,持續搧風,儘量將病患的體溫降至攝氏38.30C度以下,讓病患保持呼吸道暢通,並趕緊送至醫院。

二、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於高溫環境下工作或運動,會以大量排汗以散熱,若水分補充不足,造成脫水的現象而產生「熱衰竭」,於脫水至體重的2%以上時,會出現熱衰竭症狀的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臉色蒼白、視力模糊、暈倒、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體溫可能正常或稍高(小於400C)

熱衰竭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速將病患移至室內陰涼處,讓病患躺下,鬆開衣物,腳墊高,用冰冷或沾有酒精的毛巾輕輕擦拭身體,及利用電風扇吹風以降溫,時時保持病患的呼吸道通暢,若病患意識清楚,沒有持續嘔吐,可每15分鐘給予大量的水分補充或稀釋的運動飲料補充,亦要配加鹽水補充(鹽水濃度為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可給予些氧氣,並將病患轉送至醫院。

該注意為,若病患有意識喪失並持續高溫,應考慮已惡化至熱中暑地步。

三、     熱痙攣(heat cramps):

此傷害病患大多發生於運動員,成因為運動員於濕熱環境從事劇烈運動,運動員雖有大量飲用水分,但因大量流汗使水分和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病患小腿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抽筋可能持續15分鐘,常合併有大量流汗、頭暈、倦怠,甚至昏倒。

熱痙攣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速將病患移至室內陰涼處,給予水分補充、鹽水補充(濃度為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或運動飲料補充。

四、     熱暈厥(heat syncope):

此傷害病患大都於熱環境中久站時發生,主因為病患的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及相對的液體不足,而產生姿勢性低血壓。

熱暈厥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將病患移至陰涼處,躺平,並給予水分補充,症狀很快會消失,但於年長者,宜留意其心臟血管和神經系統的檢查。

五、     熱僵直(heat tetany):

此傷害病患可能發生於短時間曝露於高熱環境下,引起緊張的「過度換氣症候群」,而造成手腳麻痺僵直的現象。

熱僵直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應保護病患呼吸道,治療過度換氣症候群,並適量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參考資料:

1.      美國陸軍司令部。美軍野外生存手冊。譯者王比利。臉譜出版。

2.      鄭清萬、張金堅(2013)。環境熱急症。台灣醫界20139月。台大外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