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認識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191124)

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認識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台大醫院耳鼻喉科,林志峰醫師主講的「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臨床治療內容扼要實用,提出為大家參考。

1.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方式,最主要以醫師的臨床經驗和療效最重要。

2.急性鼻炎,若有黃稠鼻涕的細菌性感染,要以抗生素治療10天,以Augmentin或以Amoxil 的治療療效,似乎差不多。若抗生素治療10天,病症沒改善,轉診給耳鼻喉科檢查治療,若反覆感染發炎,可考慮以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治療。

3.一般感冒引起的鼻炎,多為病毒引起,少用抗生素治療。

4.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最主要兩治療方式為:「洗鼻子」及「使用類固醇鼻噴劑」。

5.使用抗生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療效並不好,使用局部抗生素沖洗的效果也不佳。偶而會用紅黴素系列藥物治療,因紅黴素類藥物有抗菌和抗發炎作用,唯用紅黴素類藥物要注意如有心臟的副作用。

6.反覆性鼻竇炎,可用鼻內視鏡檢查,若需要開刀,就儘快開刀,拖久,容易發生術後頭痛症。

7.鼻竇炎手術,約3個月後可癒合完整,只是手術後,要常回診以內視鏡除垢,清除滲血,若無滲血後,就可以以清水清洗鼻腔,並使用類固醇鼻噴劑。

8.重覆性鼻瘜肉,有時會考慮以類固醇溶液,沖洗鼻腔。

9.鼻竇炎手術,應以一般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移除其阻塞處即可,手術的範圍和空洞愈大,未必更有療效。

 10.
鼻竇炎手術,有時會放置小支的鼻竇支架(sten),加上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效果也不錯。

11.小孩鼻竇炎和大人的鼻竇炎差不多,慢性鼻竇炎還是以「鼻子沖洗」和「使用類固醇鼻噴劑」為最重要,唯一不同為,小孩的重覆性鼻竇炎,一般會切除咽喉部的腺樣體,使鼻涕流下暢通,效果佳。

12.鼻炎的症狀為鼻塞、流鼻水、流鼻涕、鼻癢,小孩有4成由過敏引起,大人為10-30%,其他原因有因感染發炎、藥物、鼻子疾病引起。若鼻炎發生於單側,有疼痛,有出血,大慨不是過敏引起。

13.非因過敏引起的鼻炎,用抗組織胺藥物的治療效果就不佳,抗組織胺藥物對過敏性鼻炎的流鼻水、鼻癢有效,對鼻塞效差。鼻炎較厲害時,可考慮早上吃不會嗜睡的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晚上加上有些想嗜睡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

14.鼻炎的治療,有時要看臨床用藥後的效果如何,再繼續用藥。

15.孕婦出現擾人的鼻炎,可以先熱敷的緩和鼻不舒,真的不舒服,可在懷孕4-5個月後,和婦科討論後,再考慮使用類固醇鼻噴劑,約12週後會開始出現療效。

16.沖洗鼻子,對慢性鼻竇炎有助益好處,對過敏性鼻炎亦有好處,一般有沖洗鼻子,最好能自己沖流,才能自己評估沖水的水壓。學齡前的小孩不建議沖洗鼻子,因別人幫忙沖洗,壓力太大易損傷鼻腔。一般沖洗鼻子的水,200cc以上的沖入鼻腔,才可達到洗刷鼻腔的效果。沖水的時候,不可吸氣,恐吸入耳咽管而引起中耳炎。

17.鼻炎或鼻竇炎的治療,最主要為:(1)要有正確的診斷和完整的治療療程。(2) 若完整的治療療程後,療效尚不佳,才需考慮採用開刀手術治療。(3)有時鼻炎或鼻竇炎的治療,是無法完全根治,若能有78成以上的改善效果,就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林志峰(2019)。鼻炎與鼻竇炎的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耳鼻喉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認識下背痛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191116)

認識下背痛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台大醫院復健科,梁蕙雯醫師主講的「下背痛的診斷及處理」,肉容扼要實用,提出為大家參考。

下背痛形成原因,可由疼痛部位,誘發疼痛原因,伴隨疼痛症狀,何種狀態比較疼痛,過去病史成因,過去做了什麼檢查和治療,共做出較為正確的診斷。

危急性的下背痛為:若出現無法緩解的疼痛,重大外傷後劇痛,大小便受影響,進行性神經麻痛範圍增大,有潛在疾病的如免疫疾病、糖尿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下背痛並出現發燒症狀,都是需要更進一步詳細檢查。

幸好,下背痛,97%是機械力因素引起的疼痛,就是由肌肉肌腱或韌帶的拉傷扭傷,肌筋膜發炎,退化性關節,脊椎側彎,輕度椎間板病變,姿勢不良,情緒壓力等引起。

至於下背痛由癌症轉移,脊椎腫瘤,由脊椎感染引起,或因腎臟或內臟引起的下背痛病例,於下背痛的總病例中,所佔的比例算是很不多。

台大醫院是很多下背痛治很久不好的轉診醫院,會有較多下背痛少見病例,如有癌症轉移疼痛病例,有感染性脊椎炎引發病例,有腦瘤引起疼痛病例,亦有帶狀疱疼引起脊椎神經根的疼痛病例。其實這些難見的下背痛病例,於一般基層診所醫院所出現的病例中,並不常見。

治療一般性的下背痛,兩大原則:

1.不要再傷害腰部。
2,採用有效且剛好的治療就好。

出現下背痛時,若非出現為上述的危急性下背痛,治療的方法為:
1急性下背痛:
(1)尊重疼痛,疼痛就休息。
(2)急性期疼痛用冷敷,48小時後或疼痛緩解些後用熱敷。
(3)若疼痛較痛,可使用一般的止痛消炎藥物加上肌肉鬆弛劑。

2慢性下背痛:
(1)以復健治療為主,如採緩和運動、打太極、瑜珈,以增加脊椎周圍肌肉群力量。
(2)做合適的復健治療,做針灸治療或練習肌肉放鬆動作。
(3)從心情上,做改變疼痛的認知訓練。
(4)採一般的的止痛消炎藥物治療即可,不要用太強的止痛消炎藥物,或甚至用含鴉片類成分的止痛藥。
(5) 應瞭解到,慢性下背痛的治療,使用止痛消炎藥物治療,藥物不是常用的治療方式,也不是唯一的考慮方式。

參考資料:
梁蕙雯(2019)。下背痛的診斷及處理。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復健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