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騎單車所造成的神經損傷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醫學新知-
(05/08/2014)

騎單車所造成的神經損傷


隨著單車的風行,大台北區的YouBike甚受民眾的喜愛,正巧近日聽了台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林恭平醫師所主講的「與騎乘單車相關的神經學傷害」,內容精彩與實用,提出和大家分享。
有關騎單車的傷害可分為急性創傷、慢性過度使用與用不當造成的傷害,其最常見的神經創傷如下:

1.頭部創傷: 頭部和脊柱的創傷是比較不常見的騎單車傷害,但騎單車一旦發生嚴重傷害,大約有18%為頭部和脊柱的創傷,騎單車死亡中有60%為頭部創傷引起,若戴上安全帽可以降低6985%的頭部創傷。

2.脊髓損傷: 在所有的脊髓損傷中,有12%為因騎單車所造成,其中頸椎是最常見發生傷害的位置,通常為失速或與外物相撞後,頸部與龍頭或手把撞擊引起的,傷害可由最輕微的脊椎骨折到急性中央脊髓損傷,至於長時間處於頸部過度伸展及背部過度屈曲,常引起頸部拉傷痛和下背痛。

3.尺神經創傷: 尺神經創傷受壓迫的創傷常分為兩種,

(1)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症狀為頸、肩、上臂及手部極度的酸、痛、麻。

(2)因騎單車長時間緊握把手,或者由於腕部長時間維持一個特殊姿勢而造成「單車手麻痺」。單車手麻痺是小指和一半的無名指出現麻木感和感覺異常,合併指頭內收或外展的肌肉無力,此包括運動和感覺的不適症狀,通常在停止騎單車數天或數周後便能緩解,若一直不能緩解就需外科手術來協助減壓。

4.正中神經創傷:正中神經創傷有兩種不同的臨床表現,

(1)前骨間神經麻痺,出現拇指、食指、中指的遠端無法彎曲,一般可藉休息而自然恢復。

(2)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感覺手部麻痛及腫脹,常發生在夜晚或清晨,並可使患者在睡中痛醒,若活動手部,症狀很快消失,若長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壓迫,會造成手掌際肌萎縮,及拇、食、中指彎曲無力及感覺消失,活療可用夾扳固定手腕部,或局部注射類固醇,或腕隧道症減壓手術。

4.陰部神經創傷:陰部神經創傷的最普遍症狀為生殖器的麻木感和勃起功能異常,麻木感可能只侷限有陰莖,也可能會有陰莖、陰囊及肛門周邊的感覺異常,女性亦會同樣出現上逑症狀。出現症狀後,在停止騎單車後,短期內會自行緩解。

對於騎單車後的神經創傷,於周邊神經部份,雖然周邊神經會再生的復元,但效果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原則上,周邊神經創傷會在休息數小時後,或睡個覺後會改善,若未改善的治療可給予類固醇,每公斤1gm的一半劑量,連續服用57天,若疼痛劇可加些止痛消炎藥,至於更嚴重則採外科減壓手術治療。

於慢性的神經創傷中,已出現肌肉萎縮,是不容易治療而恢復,此時僅可考慮復健治療。

 

參考資料:

林恭平(2014)。與騎乘單車相關的神經學傷害。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