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糖尿病網膜病變


醫學新知-

               糖尿病網膜病變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國泰醫院眼科梁怡怡醫師主講的「糖尿病網膜病變」,內容極好和實用,就提出和大家共分享。

1.糖尿病為何會出現眼內網膜病變?


糖尿病出現網膜病變,是因小血管暴露於高血糖下,導致血管內皮的損傷,進而造成血漿滲漏及網膜水腫,持續病變,最終發展成網膜病變。

2.糖尿病患病多久會出現眼內網膜病變?


  糖尿病經過20年,第一型糖尿病99%出現任意程度的網膜病變,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為60%,病情較重的注射胰島素患者,發生網膜病變的程度也較重。

3.眼內網膜病變會造成眼盲嗎?


30歲前發生糖尿病,有3.6%會進行成眼盲,30()後前發生糖尿病,有1.6%會進行成眼盲。

4.糖尿病的網膜病變是什麼變化?


糖尿病會出現網膜病變,分「非增殖型」糖尿病網膜病變,和「增殖型」糖尿病網膜病變兩種,「非增殖型」為出現在網膜內血管病變,但尚無網膜外的纖維血管增生,而於「增殖型」則出現網膜外新生血管變化。

若以眼底鏡及眼底燭光血管攝影檢查糖尿病網膜病變,「非增殖型」會出現微細細血管瘤、微血管無灌流、棉絮狀滲出、網膜內微血管異常,「增殖型」會出現現網膜外纖維血管增生的變化。

於高風險的「增殖型」網膜病變,二年內有超過25%的機率發生眼盲,此時同時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變、截肢及死亡的風險皆大富提升,可說看眼內血管就如在看全身血管。

5.糖尿病網膜血管新生的機轉為何?


在網膜的血管病變中,會使體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增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可誘發不正常的血管新生,以取代受損的血管,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也會增加網膜通透性,而導致「網膜水腫」。

6.如何治療糖尿病網膜病變?


對於嚴重的糖尿病網膜病變,治療皆建議施行「全網膜雷射」,其原理為破壞缺血的網膜組織,可減少網膜中氧氣的耗損,以增加正常網膜組織的氧氣供給,如此可降低50%以上的眼盲機率。

7.「全網膜雷射」可增加視力嗎?


「全網膜雷射」有其好處,可以保全黃班部的中央視力,但無法增進視力。

8.「全網膜雷射」有副作用嗎?


「全網膜雷射」治療後可能出現辨色力降低、夜間視覺降低、玻璃體出血,玻璃體牽引網膜增加、玻璃體牽引性網膜剝離,甚至較嚴重會造成視力降低、周邊視野喪失,亦可能加速黃班部水腫的惡化。

9.糖尿病網膜病變的其他方法為何?


有些患者視需要必須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

10.治療糖尿病網膜病變的最新趨勢為何?


糖尿病造成視力喪失,有因網膜病變的併發症,有因黃斑水腫或黃斑缺血,有因視神經病變,目前對「黃斑水腫」的治療則有相當的突破。

11.如何治療糖尿病網膜病變的黃斑水腫?


糖尿病網膜病變的「黃斑水腫」初期可用類固醇治療,效果約可持續一年左右,較晚期則藉手術改善,目前新趨勢為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對黃斑病變的新生血管有好的抑制成長效果,臨床上有相當的療效。

臨床上常使用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有癌思停(Avastin)、樂舒晴(Lucentis)、及釆視明(Eylea),研究中發現,單獨使用樂舒晴(Lucentis)或樂舒晴合併傳統黃斑部雷射之治療效果,遠優於使用傳統黃斑部雷射治療,或傳統黃斑部雷射合併類固醇治療,即配合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不僅能夠獲得相當的視力進步,且長達1-2年的追蹤,仍能維持此視力進步。

只是該注意為,腎功能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宜特別留意使用該類藥。

12.葉黃素對黃斑部有助益幫助嗎?


葉黃素對黃斑部有保護的預防好處。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在我離去之前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好書心得系列

(201552)

 

在我離去之前

 -由治癌醫師至癌病病人的心路歷程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讀了由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所著的好書-「在我離去之前」,楊院長為知名的婦科癌症權威醫師,在接任院長後得到淋巴癌,由治癌醫師轉變為癌病病人,著有「在我離去之前」一書,全書為楊院長的人生寶貴行醫經驗,也包括了癌病歷程,內容極為振奮人心和感人肺腑,我就將其中有關癌病治療的獨到內容,提出為大家分享參考。

 一、為什麼得到癌症的是我?

   楊院長自問,我是好人啊,為什麼得到癌症的是我,自認是全心全力職責的好醫師,曾是馬偕醫院的接生大王,全心信靠上帝,是主的忠心僕人,是個好人,很質疑著,為什麼得到癌症的是我?

二、如何去面對癌病?

周遭親朋好友一直安慰著,要其面對疾病,繼續生活,楊院長感恩著,亦認為,若個人不曾親身經歷過與死亡交叉錯身,所有安慰的話語都如同「隔岸觀火」,無法真正知悉病人內心的恐懼和傷痛。

楊院長在多年的臨床經驗深知,若醫療打開小小的窗口,生命自然會找到生存的出口,所以楊院長接受最可行的治療方式治療,並禱告著: 「親愛的主,我的一生受到如此的眷顧,生命是那麼豐盈而飽滿,如果祢就要把我召回,我此生不會有憾,若祢決定再賦予我使命,我將對生命更回報勤奮熱情,這一切交由親愛的主定奪」。

  楊醫師在癌病過程的靈性省思,認為罹癌、抗癌是試煉之路,要學習放棄自已,全心仰望神,求神進入心理,洗淨生命中的惡,爾後再真心跟隨和服事神。

 三、癌症治療的潛在危險性為何?

   楊院長認為,再溫和的癌病,都存有致命的危險,但當一位院長醫師,必須為「癌症不代表絕症」做最佳註解,所以既積極又謹慎的開始做抗癌的化學治療。

  做抗癌的化學療法,楊醫師將21天的施打藥物週期,調短為14天,以求治療效果更佳,治療期間,副作用有,每週期大約有7天的完全失聲,體重也遽降11公斤,血糖升高要靠每天注射胰島素。

  化療對身體造成了大的殺傷力,情緒有時也會突然涌出莫名的恐懼,所以楊院長要服用「抗憂鬱劑」以保持情緒的穩定。

  楊院長於治療中曾和死神兩次交手,一次為第5次化療後,併發「肺囊蟲肺炎」,第二次為第6次化療後,出現「敗血症休克」。

 四、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抗癌養生秘方?

   楊醫師認為,手術後和化療的癌病患者,需要維持體力和提升免疫力,單靠蔬果,會造成營養不良或貧血而影響化療成效,即全素或生機蔬果飲食,於癌症的積極治療階段並不合適,化療治療階段的熱量要夠,蛋白質的攝取量更不可少,蛋白質的攝取要吃充足的紅肉,另加上多吃深色蔬果,但不可生食食物,偶而也要補充些維他命,至病況穩定後,再由多肉、多蛋白質的飲食,調為多素、多纖維質的飲食。

  於生活作息上,生活要規律,楊院長「絕對」的每天做12公里的慢跑混合快走,及每天做「氣功」,做到「吃的好、動得好、睡得好」的養生調理。

 五、如何安排抗癌後的重生?

   楊院長認為,抗癌後的生命重生,是向上帝借來的生命,要比以前具更強大的熱情,去擔負自已的責任和目標。

  儘管癌症獲得控制,生命熱情依然熾熱,但軀體終將腐朽,故應好好保握稍縱即逝的「當下」,將人生中所有夢想及待辦事項,加快腳步地「向前移」的趕著辦,就如馬偕醫院信條的「寧願燒盡,不願鏽壞」,要用更積極的生命力去成就該做的事。

 六、如何面對病情的日趨惡化?

楊醫師認為,一旦要面對自己的死亡途中,是最後的學習和成長,認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成有時,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不可控制的,有時人對生命是無奈與無力的。

  生命最後歸途是靈魂的重生再出發,或是永遠安歇平靜,各人想法各異,只是每人都會懷有同樣的恐懼去面對最後歸途,其中最重要為,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是要充滿恐懼到達,或安詳相隨地到達。

  故於人的最後一途中,病患的疼痛不該被視而不見,周圍親友家屬和醫護人員,應提供病人身、心、靈安適的休息,協助病人離開不再適合居住的軀體,讓其靈魂獲得重生再出發的能量,或獲得永遠安詳寧靜的休息。

  楊院長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再醒來,我真的沒有遺憾,因為該說出口的「愛」,我都大聲地說出來了,我將飄然而去,求主引導我到一處可安歇的水邊。」

  「在我離去之前」一書是極感性和極具智慧的好書,愛書者可閱讀,可開智也可增進自已醫學領域的新知。

 

好書推薦:

書名: 在我離去之前

        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

作者: 楊育正

採訪撰文: 楊惠君

出版社: 寶瓶文化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