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認識脂肪肝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112月3) 

認識脂肪肝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台北榮總醫院內科黃惠君醫師主講的「脂肪肝新知及其與B型肝炎治療的連結」,精彩扼要及非常實用,提出為大家參考。

在健康檢查後,有些人的報告會寫著脂肪肝的診斷,就問著我,我人都很正常,又沒喝什麼酒,也沒吃什麼藥,為什麼有脂肪肝?

 

脂肪肝有關係嗎 ?

我們來談談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主要成因應該是吃的太好,又沒注運動,好發於肥胖,第二型糖尿病,高三酸甘油脂,及代謝症候群(為中等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高密度膽固醇低五項中具有三項)。

 

胰島素血症增加游離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機轉,是因肥胖及不注重運動,致使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性」提高,產生「高胰島素血症」,高胰島素血症使肝臟內的游離脂肪酸增多,讓肝臟的三酸甘油脂增多沈積,形成具脂質泡泡的脂肪肝

肝臟提升對三酸甘油脂的代謝和排出,致使損傷肝細胞的肝臟內「自由基」增加,如此就繼續了肝臓的損傷變化。

 

常以影像學診斷脂肪肝

脂肪肝的診斷,可用影像學檢查,或以肝功能值做評估,而最正確診斷是以肝穿刺做肝組織病理變化確定,但不是每位脂肪肝者都要做到肝穿刺,在統計上,肥胖者約有7成會有脂防肝,糖尿病約有5成有脂肪肝。

台灣約有2到3成國人有脂肪肝,以前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若不要吃太好,多運動,就會好轉的恢復正常,現在的研究發現,不要吃太好及多運動,確實可助益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但要積極的認真去做。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引起肝硬化

現在研究中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自然進行過程中,3年到7年的觀察,約有2成多出現肝硬化,約有4成到6成多出現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是肝細胞出現發炎損傷,脂肪性肝炎於8年後約有2成多出現肝硬化

非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5年後,約有8%引發肝癌,而單純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於8年後,也有約2%出現肝癌。

要積極注重飲食和運動做防範

所以在健檢後,醫師診斷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現在的觀念,就是要積極的注重保養防範或追蹤治療

1.首先是飲食的攝取,應該就吃的健康及吃的對,採較清淡的「地中海式飲食,採少油,少鹽,少紅肉,少糖,多堅果,多蔬果,多新鮮魚肉的飲食,至於加工食品少吃,含糖飲料少喝,甜點蛋糕少吃

每天少攝取500至1000卡熱量食物,每週減輕體重0.5公斤至1公斤,至總體重減少7%到10 %。

記得不可急速減重,若急速減重,體脂肪分解多,會對脂肪肝負擔加重。

2.記得要少吃糖,尤其要少吃果糖,果糖多存在於水果、蔗糖、和蜂蜜中,是一種容易被吸收的單糖,果糖的代謝是直接經由肝臟儲存成脂肪,會使三酸甘油酯升高及胰島素抗性增加。

3.對酒的攝取要限制,男性每天30gm以下,女性20gm以下,算法是酒精濃度乘上喝有幾cc量,如啤酒是5%,喝上600cc就是30gm。

4.規律和適度運動,每週分3-5 次做150-20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再加些有氧運動。

5.治療藥物以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物嘗試,其中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性的pioglitazone 有其效果,而受承認使用。

6.具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劑維他命E,有受承認使用。

7.可改善腸內正常細菌叢的益生菌,似乎也有助益些。

8.降血脂藥的statins ,可考慮使用,statins一藥,藥的副作用是有可能傷害到肝臟,若肝功能升高在正常值的三倍以下,是可接受的,當然這需經醫師的建議而使用。

9.至於追蹤治療的時間和藥物,是依影像學的變化,及肝功能的高低程度,做評估後,再做定期的追蹤治療

 

參考資料:

黃惠君(2021)。脂肪肝新知及其與B型肝炎治療的連結。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內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子宮頸癌及疫苗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1112)

  談子宮頸癌及疫苗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馬偕醫院婦產科,陳子健醫師主講的「子宮頸癌-從起源到處置」,提到女性子宮頸癌,簡明精采又實用,提出為大家參考。

          

子宮頸癌的起源:

子宮頸癌絕大部分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引起,人類乳突病毒可分很多亞型,台灣地區的子宮頸癌,最多為由人類乳突病毒16185258 引起。

人類乳突病毒的傳染途徑,以直接「性接觸」最多,但由毛巾、手接觸、器物接觸也有可能傳染。

人類乳突病毒不易被身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其於人體內引發抗體的反應是緩慢且微弱,不見得於女性被感染後,會測得出抗體,甚至病毒已引發子宮頸癌,患者的血液中也未必能測出人類乳突病毒的抗體反應。

幸運的是,於1525歲的女性中,若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七成會於一年內清除,兩年內有九成可清除,當然,未可清除病毒的一成女性,就屬於引發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

 

子宮頸癌的防範:

子宮頸癌的發生,多數為緩慢進行的,可達20-30年,所以於癌前期的病變時期,若能及時診斷與治療,治癒率可達百分之百。

女性在防範子宮頸癌,最有效應為:

1.採「子宮頸抹片檢查」。

可判定子宮頸細胞為正常、發炎、萎縮、低度細胞分化、高度細胞分化或癌病變,其偽陰性(癌症但診不出的比率)30%,但若連續做三年,偽陰性可降低至2.7%,即是子宮頸抹片檢查算是很好和有效的子宮頸癌篩選方法。

台灣婦女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率為30%,每三年接受率為55%,此可說出台灣婦女有一半人數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2.採注射「子宮頸疫苗」的防範。

目前上市的子宮頸疫苗有二價(1618),四價(6111618),和九價(61116183133455258)

1.二價疫苗Cervarix針對不分人類乳突病毒型別的保護效果,約有六至七成的效果,抗體濃度至少維持6年。

2.子宮頸癌四價疫苗,預防率可達70%,於台灣,因致病型主要為16185852,預防率也可達60-70%,抗體濃度至少可維持5年以上。

3.研究中發現亞洲女姓中,由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所造成佔58.7%,而台灣當地的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中的第165258為較常見造成台灣子宮頸癌的型別,故有學者認為,子宮頸九價疫苗,是較適合台灣的子宮頸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必須接種三劑,接種時間於0天,2個月和6個月施打,為防範過敏反應,施打完須觀察30分鐘。

打子宮頸疫苗的廣泛效果,就是有性行為者、過去有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的女性,或對子宮頸癌前手術治療後的女性,都有助益好處。

另為更有效防範子宮頸癌,女性的戒菸,男性的割包皮、使用保險套、保持性忠誠,都對減少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有好的助益。

 

施打本疫苗的基本認識為:

1.疫苗有預防子宮頸癌的效果但無法治病療效。

2.有性行為女性在施打前必先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無性行為女性則免做。

3.不必先抽血檢查其體內人類乳突病毒抗體就可施打。

4.近日有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有癲癇病史、有懷孕者不可施打。

5.可和其他疫苗同時施打,但和白喉三合一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最好分開時間施打,因後二者疫苗常出現高燒等明顯症狀。

6.餵母奶中可予施打,至於打完本疫苗才發現懷孕,並不需要中止懷孕。

7.據研究,疫苗至少有五年的保護效果。

 

子宮頸癌的治療:

目前子宮頸癌的治療有依子宮頸癌的輕重程度:

1.做子宮頸圓錐狀切除,或單純型全子宮切除。

2.子宮根除術加相關淋巴結摘除。

3.或是同時化學治療加放射療法。

4.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

 

治療子宮頸癌的新趨勢:

子宮頸癌治療的另一先進趨勢為: 盡量減少治療所造成的副作用傷害。

1.要正確的診斷,避免又做子宮根除術,又加做放射療法的處置,如於腫瘤最大徑大於4公分,影像學檢查顯示可能有淋巴結轉移,於內診或影像學檢查顯示可能有子宮旁侵犯,就直接同時做「化學治療」加「放射療法」,而不再做「子宮根除術」再加上「放射療法」。

2.採「神經保留式子宮根除術」,以大幅減少女性排尿和排便異常的副作用。

3.子宮頸癌IA2-IB1期,可做radical trachelectomy手術,可保留生育能力。

4.於放射療法可使用「強度調控放射線療法(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可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

 

 參考資料:

      1. 陳子健(2021)。子宮頸癌-從起源到處置。台北市醫師公會。馬偕婦產科。

      2. 郭東明(2007)。子宮頸癌前期病變的診治與預防。 台北市醫師公會。長庚婦產科。

3. 鄭文芳(2007)。子宮頸癌四價疫苗和其接種實務。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婦產科。

4. 劉瑞德(2008)。子宮頸抹片檢查及處置 。台北市醫師公會。長庚婦產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談維他命D的健康保健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11020) 

維他命D的健康保健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馬偕醫院婦產科黃建霈醫師主講的「Vitamin D的重要性-以婦幼健康為例」,內容精采扼要,並極為實,提出為大家參考。

大家知道,維他命D缺乏會出現骨骼疏鬆,如小孩的佝僂症(Rickets),大人的骨骼疏鬆症

維他命D是否缺乏,可以抽血可做維他命D的血清值(25-OH-D)測定,血清值以小於20ng/ml為缺乏,21-29ng/ml為不足,大於30ng/ml為足夠 40-70ng/ml為理想,100ng/ml為極限,大於150ng/ml為中毒。

我們身體維他命D的攝取以陽光、肉類的D2,和植物的D3為主,陽光將皮膚表層角質細胞的「7-去氫膽固醇」,轉化為「D3」,進入肝臟變成「骨化二醇(25-OH-D)」,腎臟又把25-OH-D轉變為「骨化三醇(1,25(OH)D)」,最終是「活性維生素D

維他命D分佈並參與在身體各組織約有3000個基因的運作,有時會稱維他命D是一種多功能性的荷爾蒙,廣泛地參與人體代謝及生理作用機制。

國人的維他命D值常是不足若以婦幼保健談及,若維他命D低於最低正常值的20ng/ml,在產婦的生產中,出現的胎兒體重不足、早產、妊娠糖尿病、子癎前症、產後出血、產後感染的機率會偏高

對於一般婦女的痛經、子宮肌瘤、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甚至於卵巢癌,若可維持維他命D於正常值,其發生的機率也會減少些。

研究發現,維他命D的不足,引起心臟疾病、高血壓、血管硬化、身體發炎反應、免疫系統紊亂的機率也會增多

若維持於維他命D正常值以上,對老人骨骼肌肉疼痛,有助益好處,另於維他命D的不足,使肌原纖維(myofibrils)消失,若補足維他命D,可強化肌肉的粒線體功能,增加肌肉力量。

有研究也指出,在使用嗎啡類止痛病情的患者,維持維他命D正常值以上,可減少使用嗎啡類止痛藥的劑量,甚至於重症加護病房,若重病病患的維他命D低於12.5ng/ml,有些醫師會加強補充大劑量維他命D到正常值,以期得到身體的較穩定狀態

目前的新冠肺炎的肆虐全球,有些醫師學者主張,若身體維他命D量維持正常和穩定的,會有防疫的助益好處,因為維他命D可讓身體免疫力系統正常運作,及有LL-37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發炎好處。

目前對於維他命D的觀點,有些研究報告並未完全同意維他命D的病效果,不過,大多數研究都建議,對於維生素D顯然不足的族群,適時的補充維生素D,應有助益身體的好處,但對維生素D充足或輕度不足的族群,更加補充維生素D,就沒有更多助益好處了。

目前產婦於各醫院,未必要測定血清維生素D值,但於高危險群產婦會建議測定,馬偕醫院對於血清維生素D低於30ng/ml值1200多位產婦,給予每天2000IU單位的維生素D,服用三個月,對孕母的婦幼健康,似有改善的趨勢,當然,這都需要由專業醫師的建議,並搭配抽血檢查來實行治療才適。

維他命D的攝取不良的高危險群為:居於高緯度,環境為高度空氣污染、少讓皮膚曬到太陽,於陽光下用防曬油太陽下頻頻撐傘膚色黑肥胖年紀大缺乏攝取富含維他命D食物腸道吸收不佳、肝腎疾病服用藥物的如類固醇,均會使體內的維他命D不足。

增加食物的維他命D攝取,可多吃富含較多維他命D食物鮭魚、沙丁魚、鮪魚、魚肝油、香菇、蘑菇或吃一般量的牛奶、橘子汁、優格、乳酪、奶油、早餐穀類。

適度曬曬太陽也可以攝取維他命D,只是夏天早上9-10時至下午2-3時的熾熱陽光,為最適宜合成維生素D的波段若以人的影子計算,影子最短時的時刻,是可攝取最大量維他命D的時段

70歲以上老年人,可每天補充800IU的維他命D台灣兒科學建議,母乳哺育嬰兒,從新生兒開始的一些時段,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他命D。

一般常用的口服製劑為Cholecalciferol(vitamin D3),市面的製品很多,劑量也不同,服用後效果的評估,要以抽血測定血清的維他命D值為最準確。

 

參考資料:

1.黃建霈(2021)Vitamin D的重要性-以婦幼健康為例台北市醫師公會。馬偕醫院婦產科

2.李宏昌。(2018)。維他命D的最新實證與應用。台北市醫師公會。馬偕醫院 小兒科。

3.許智恭(2019)日光傷害與防曬方法。台北市醫師公會。市聯陽明院區 皮膚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説清代名醫葉天士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1106)           

      説清代名醫葉天士

                                    蕭偉傑醫師

 

最近看到清代名醫葉天士的影片,內含很多葉天士的傳奇醫案,令人讚揚,在傳奇下的實面,葉天士在中醫確是有極的成就貢獻。

葉天士一生中很少著作,其臨床寶貴經驗,由門生編著成「溫熱論」,溫熱論一書為「溫病學說」開創了理論和辨證用藥的極重要基礎。

溫熱論中提的「溫病」,就是現在的發燒感染熱病,其病因大都是指為病原體的「病毒」或「細菌」等所引發的發燒疾疾病,溫病的範圍包括非常廣泛的感染疾病。

治療發燒熱病最初醫書為漢代「傷寒論」的醫理和方劑,傷寒論的治病醫理是以受「寒邪」感冒開始,因寒邪進而延伸為包括發燒熱病的各種不同疾病,因而傷寒論的治療初始外感的上呼吸道病症方劑,都是以生薑、桂枝、麻黃等熱性藥物,取其辛溫性,將侵入體表的寒邪,用汗法排出寒邪以治病,這種治療方法,就如我們淋雨受寒後,喝杯熱薑母紅糖茶一樣,喝完身體暖暖的,流個汗,怕冷不舒服症狀就改善了。

「溫熱論」是在相隔「傷寒論」約一千年五佰年的清代才完整提出,溫熱論的醫理和治病方劑,和漢代傷寒論的醫理完全不同,溫熱論認為,發燒熱病的起因,於北方寒冷地區,可由寒邪引起,於南方的溫熱氣溫,發燒熱病的起病病因,常是「溫熱邪」引起。

溫熱邪的侵入體內,會出現灼熱感,溫熱邪會灼傷身體津液,身體津液受灼傷,會出現口乾舌躁,全身溫熱不舒服感,此時不能再用熱性的乾薑、桂枝、麻黃治病,用藥則要用涼性的如桑葉、菊花、竹葉、薄荷、梨汁、甘蔗汁治療。

葉天士在溫病疾病的另一見解成就,就是將發燒熱病,依病症的輕重程度,分為衛、氣、營、血的四分級,初始的病症較輕,如似感冒症狀並見舌苔白薄潤時,分屬「衞」,若發燒更劇,熱多口渴,苔黃膩或黃燥乾,為熱氣加重,就屬於「氣」,若病情更重,夜間身熱,心煩無法入睡,舌質紅,或有皮膚紅疹,則屬於「營」,若病情更出現舌紅深紅燥乾,有神昏譫語的神經系統受損,或甚至於有吐血、便血,就屬於最嚴重分級的「血」,分級的重點在因不同等級,選用不同藥物分治,以期得到最佳療效。

葉天士在其寶貴臨床經驗中,對每種發燒熱病,及其疾病病程中的不同分級用藥,都有提出寶貴的臨床方藥,如此,葉天士將整個屬發燒熱病的「溫病」,建立了新的理論和辨證用藥基礎,對中醫的臨床治發燒感染熱病,是有極大的貢獻和成就。

葉天士建立了溫病治病理論和辨證用藥的基礎,其中很重要是,葉天士在診斷溫病病患時,也非常重視病患的舌診、齒和齒齦診斷、皮膚斑疹的辨證分診,依此診法,更加強了溫病診病和用藥的正確性。

葉天士建立了溫病的治病理論和辨證用藥基礎,清代名醫「吳鞠通」,依葉天士的治病理論和辨證用藥,更擴展應用,著作成「溫病條辨」一書,整理出的方劑,到現在依然是非常有效廣泛使用的方劑。

溫病條辨的重要著名方劑有:

1.初始的溫病用藥的代表方劑為「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三方劑都是偏涼性的方劑。

「銀翹散」組成中的金銀花,竹葉,薄荷,鮮蘆根,「桑菊飲」的桑白皮,菊花,薄荷,鮮蘆根,「桑杏散」的桑白皮,梨皮,沙參,都是屬於葉天士所提的涼性藥,此說出溫病的用藥,溫病初起感冒的上呼吸症狀,直接用具抗病毒具抗菌的涼性藥,效果很好,其和受風寒邪服用的熱薑母紅糖茶的熱性用藥完全不同,這是溫病治病的一大特點。

溫病的病邪是溫熱邪,於上焦的上呼吸道病症會用涼藥和滋生津液藥物,在治療溫熱邪引起的中焦胃部病症,溫病會特別重視溫熱邪的灼傷「胃陰」,若胃陰受灼傷,出現的「胃陰不足」會有口乾舌燥、胃不舒,便秘,舌質紅,少苔症狀,著名方劑的「増液湯」,由元參、麥冬、生地組成,全是生津潤燥的養陰藥物組成,可用增液湯養胃陰並緩解大便燥乾的便秘。

著名方劑「益胃湯」是由沙參、生地、麥冬,更加玉竹、冰糖,就更可直接滋養胃陰的緩解胃陰不足。

消化道的感染發炎熱病,於傷寒論是直接採用大黃、芒硝的瀉下退熱方法,將熱毒直接瀉下以治療消化道感染發炎熱病,溫病理論則認為溫熱邪一直在灼傷津液,若要以瀉下退熱方法治療溫病發燒熱病,應更加用生津潤燥藥物,助益效果,因而有「増液承氣湯」的名方,増液承氣湯就是由傷寒論的「承氣湯」加上「溫病條辨」的「增液湯」相組成。

在溫病癒後,溫病創新方劑的「加減復脈湯」、「小定風珠」、「大定風珠」,都是生潤津燥和滋養陰血用藥,包括有麥冬、生地、龜板、鱉甲、阿膠、火麻仁、五味子、鷄子黃等用藥,如此的藥物組成,對溫熱邪灼傷身體津液陰血的病後復健調理,更有很大的助益幫助。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談運動評估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1102)

                        談運動評估

                                                                蕭偉傑醫師

 

在運動的評估,常會應用代謝當量(MET),代謝當量就是運動時的代謝值和休息時的代謝值比率。

運動可分為微輕度、輕度、中度和強度的等級,基本上,戶外散散步為輕度,每小時有約5-6公里的慢跑為中度,若每小時有約10公里的跑步,就達強度運動。


心跳率也可做運動等級的區分,至於最簡單區分方式為到學校200公尺的運動場:

1.若以2.5分鐘走完運動場一圈,約是輕度運動。

2.若是2分鐘走完一圈約是中度。

3.若約1.5分鐘走完運動場一圈就為強度運動。


有人說到,在慢跑時,以跑到有點喘而不太喘為最合適,若以慢跑的喘做分等級:

1.慢跑的喘,可以聊聊天,為輕度運動。

2.慢跑的喘氣中可以講單字為中度運動。

3.若慢跑的喘氣,必須集中精神,無法對談時,大概快到了強度運動了。


持續做規律的運動對身體健康一定是有很大的助益好處,正常人,都合適做中度以上的運動,醫師對有疾病或有症狀的患者,則較謹慎做運動評估。

對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或癌症患者,或對有心悸、易喘、有暈眩、心雜音、下肢水腫等有症狀的患者,會做合適運動的評估。


在醫院的復健科醫師會以「運動心肺測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做正確的評估,運動心肺測驗測出來的數據有很多種,最重要的數據為:

1.個人的攝氧量以知有氧運動能力。

2.個人的血壓和心跳率。

3.個人的心電圖變化有何異常。

4.個人的症狀。


如此可評估患者的「無氧閾值」和「呼吸代償點」。

1.「輕度到中度運動量」是位於無氧閾值前。

2.「中度運動量到強度運動」為介於無氧閾值和呼吸代償點間。

3.「強度的運動」則落於呼吸代償點之後。


個人的運動量:

1.若於無氧閾值前的運動量,可以做半小時以上些時間,且可規律性做。

2.運動量若介於無氧閾值和呼吸代償點間的運動量,做個20-30分鐘,並依個人適應度而決定規律性做或間歇性做。

3.若運動量落於呼吸代償點之後,則要謹慎些,運動時間就應短暫至3分鐘,且要間歇性做。


運動的種類可分為有氧運動、肌力運動和伸展運動,運動最大原則為:「有做比沒有做都好」,即有開始做,都是有益身體健康,年紀並不是運動的問題,年紀大更需要合適的運動,個人每次運動儘量大於10分鐘,可計算每天計步器的次數,以每天7000步,對身體都有益。


一般人的平時運動量的設計為:

1.有氧運動為: 每週3-5次的運動,每次做30-60分鐘的如走路、慢跑、騎自行車的中度到激烈運動,有氧運動為增益心肺功能為主。

2.阻力運動:可增加肌肉量和強度。

3.伸展運動,也是可增加肌肉量和強度。


有氧運動

走路和跑步是最自然和最和諧的運動,運動應享受運動的過程,運動不必程強,走路和跑步為與身具來的運動,是身體最自然和最和諧的運動。

每次運動後的肌肉需48小時的自行修復期,所以每天不要操作同一組肌肉做運動,可選今天跑步,明天游泳或做伏地挻身。

運動不可以做超量的劇烈強度運動,也不可超過3天不運動,因多天不運動會使肌肉較緊縮。

至於運動後,最重要為要做「身體冷卻」動作,可選走路、拉筋、運動操,可加速乳酸的代謝。


肌力(重訓)運動

肌力運動,每週2-3次即可,且要分不同的肌力群,輪流運動,若持續用同一肌力群做肌力運動,易生受傷。

肌力(重訓)運動可以增加肌肉體積和力量,產生瞬間的肌力,可防範並保護老人,因突然跌倒導致的傷害。

深蹲後站立,是很好的同時使用大肌肉群和多關節的肌力運動,貓式弓式運動也是此類的好運動,年長者可拿啞鈴,以較輕,較多次為適當。

做肌力(重訓)運動,肌肉有些緊就要停,肌肉酸是可以,但不可讓肌肉出現疼痛。


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應於熱身後、熱敷後、運動身體冷卻後,才適合做,伸展運動的要緩和些,每種伸展動作,要柔軟的維持姿態30秒。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注意事項 :

糖尿病患者,運動太劇烈,有可能出現:

1.冠心病、視網膜剝離。

2.足痛扭傷或破皮而不知。

3.心跳反應太慢。

4.運動後30分鐘出現低血糖。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最好和主治醫師及復健科醫師商討後,訂出最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


癌病患者的運動注意事項 :

    癌症患者:

     1.因有疼痛、貧血、有轉移骨骼的易骨折。

2.置有導管易感染。

3.有神經病變的易肢體受傷而不知。

癌症患者選擇最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也應和主治醫師及復健科醫師討論訂出。

 

參考資料:

1.謝燦堂(2013)。什麼樣的運動會傷害身體?。台北市醫師公會。長庚醫婦產科。

2.莊泓叡(2021)。運動心肺測驗及運動處方。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復健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