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認識肺阻塞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201226) 

認識肺阻塞

蕭偉傑

 

咳嗽持續三週以上稱「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如肺本身疾病或其他的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氣喘、心臟病、吃高血壓藥等,都要做必要點檢查及胸部X光檢查。

若超過40歲,有慢性咳嗽,更要做個「肺功能」檢查,尤其有抽煙者,因其中約有6-8 %會有「肺阻塞」,但若超過50歲,有抽煙史30年的慢性咳嗽者,「肺功能」要檢查,更要加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同時的排除「肺阻塞」或「肺癌」兩疾病。

 

抽煙為肺阻塞主因

肺阻塞就如一個漸失去「彈性」的氣球,當灌氣入氣球內,氣球膨脹是沒問題,問題是失去彈性的氣球,無法把空氣反壓的排出

肺阻塞就是過去稱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病理變化為:

1.肺部結構出現長時間咳嗽有痰的的「慢性支氣管炎」

2.終端細支氣管以下的氣道及肺泡氣室出現擴大空腔的「肺氣腫」所形成。

引發的外在原因有抽煙、空氣汙染、工業廢氣、職業塗料,個人內在原因有基因遺傳體質、氣喘體質、重覆感染肺炎等多原因。

 

咳、喘、痰為三大主要症狀

肺阻塞發病率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發病率約有61O%。出現的病症以「咳」、「喘」、「痰」三主要症狀,若40歲以上,有經常性咳嗽,就該做個「肺功能」檢查,尤其有抽煙習慣者,更該檢查。

肺阻塞的診斷是以肺功能評定,正常人的FEV1(最初一秒鐘用力呼氣量)/FEC(用力呼氣肺容積)是100%,若比值減少至 FEV1FEC < 70% ,就診斷為肺阻塞。

以日常活動的大概評估,若一分鐘內走不到三樓,或沒有辦法輕鬆走100公尺,對一位老煙槍,經常咳嗽有痰,並多走一點的路,或和同年齡的人走路,自已常有些喘促不舒症狀時,大概肺功能出現問題了

當然以上的日常活動評估要鑑別診斷出是否有心臟病、貧血、支氣管性氣喘等其他疾病。

 

肺阻塞治療以支氣管擴張劑為主

肺阻塞的治療:

1.在過去偏重依「肺功能」輕重做藥物選擇治療。

2.現在則偏重依「症狀的輕重」和「惡化的次數」做藥物選擇治療。

3.目前有時會更加上抽血檢查「(eosinophilas)」,若嗜酸性白血球相對偏高的超過300/ microliter,就考慮加上ICS(類固醇吸入劑)治療

原則上,肺阻塞的首要治療藥物為支氣管擴張劑,有短效型和長效型,唯長效型為更常用,長效型有LABA(長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和LAMA(長效型抗膽鹼製劑),另一常用藥為ICS(類固醇吸入劑)。

原則上,LAMA(長效型抗膽鹼製劑)略優於LABA(長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兩者合用則優於LAMALABA的單一使用

肺阻塞的肺功能會逐年遞減而變差,應愈早防範肺功能變差,雙料支氣管擴張劑LABA加上LAMA對肺功能有早期防範變差的效果。

在使用吸入劑時, 一定要配合醫療人員的教導,正確使用吸入劑,可吸入30-50%的量,不正確可能僅吸入20%的量

ICS(類固醇吸入劑)是於症狀偏嚴重,或急性惡化的急診住院次數有每年二次,就要使用ICS(類固醇吸入劑)。

當然LAMALABAICS三者同時使用,理論上是效果最好,但長期持續使用ICS(類固醇吸入劑)會增加肺炎、骨質疏鬆、白內障、感染肺結核等的風險。

肺阻塞的藥物治療在病情偏嚴重時,藥物要升階的加藥治療,也許病情較穩定,可降階的減藥治療,其用藥是可調整,但要依醫師評估做調整,自己不要隨便調量,因肺阻塞的急性惡化發作是極危險,若嚴重到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高達10%,急性惡化穩定後出院後的一年內死亡率也高達22%,其中包括引發高危險性的「心肌梗塞」和「肺空氣栓塞」。

 

平時走路散心運動有助益病情

平時要保健肺阻塞疾病,最重要是戒煙,戒煙會改善肺功能,有乾淨空氣的生活環境,要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要加強個人的營養補充

另外於平時每天20-30分鐘走走路的散心運動,運動可維持或加強胸部肌肉力量,以利呼吸運作肺功能改善有限,但對喘的不舒服,會有助益好處。

 

參考資料:

1蘇剛正(2020)。肺阻塞的治療(COPD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內科。

2簡榮彥(2017)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趨勢。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胸腔科

3藍胄進(2016)。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之演進。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慈濟內科。

4高尚志(2012)。慢性咳嗽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鑑別診斷台北市醫師公會。新光內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36502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