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牛蒡子清熱通便治咽喉腫痛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2013/9/17)

 

            


            牛蒡子清熱通便治咽喉腫痛                 
                                      蕭偉傑中西醫師

 

在坐一位很熟悉的公車司機上,車上沒什麼人,司機突然問我有沒有喝茶,我說沒有,司機就很好心的推薦我,要我喝「牛蒡茶」,司機說他每天喝了牛蒡茶後,排便順暢多了,血壓也正常了(:高血壓的原因很多,應看診醫師)

牛蒡茶是「牛蒡根」的乾燥製品,「牛蒡根」粗圓長條,像牛的尾巴,我們叫「吳某」、「鵝母」,傳統市場和超市都有賣牛蒡根,小時候母親常會將牛蒡根切為圓圓薄薄片,加些糖炒熟吃,脆硬甜甜的,含有特色香味,很好吃。

在國內旅遊,於農產品產銷店常會看到「牛蒡茶」的茶罐在銷售,牛蒡是台灣的重要農產品,全台栽培面積有1,220公頃,主要產區集中在台南縣佳里、將軍、西港、新化、麻豆及下營等地,內銷大多供給國內日本料理店及加工原料者,生鮮牛蒡很多為外銷日本。

牛蒡根於「本草綱目」稱可「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於「名醫別錄」稱「久服輕身耐老」,但牛蒡根少於中醫入藥使用,其種子的「牛蒡子」則有入藥使用。

牛蒡為菊科植物,學名為學名Arctium lappa L.,牛蒡種子稱「牛蒡子」,又稱「鼠粘子」,性味辛苦寒,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可治療因風熱感冒、呼吸道發炎引起的咳嗽黃痰,咽喉腫痛,或皮膚發炎紅疹、便秘等病症,但於腸胃功能不良的容易腹瀉者就不宜服用,及發炎膿腫已潰散也不再服用,現代藥理認為牛蒡子有抗病毒和抗金黃葡萄球菌作用。

牛蒡根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鈣、磷、鐵、鉀、維他命B及維他命C等養分,尤其富含「菊糖」,深受日本人所喜愛,日本人喜愛吃菊糖,為日本的健康食品,菊糖不是糖也不是碳水化合物,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300倍,菊糖不會產生熱量,日本人認為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士(聯合國食物發展委員會及有關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均未將菊糖的安全性定位)

牛蒡直根可深入地下40-150公分,直根耐水性差,浸在水面下2日以上則腐敗,所以栽動會選於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先深耕1公尺加上施肥,可產出肥大、長、光滑且肉質柔軟之上品牛蒡。

牛蒡根含有量多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以暢通排便,對降低體內膽固醇會有助益,因降低膽固醇對血脂偏高、高血壓都有正面的好處,所以很多人以「牛蒡茶」為健康食品。

「牛蒡茶」的製法製茶流程為先將原料洗滌後,於2-5℃冷藏1-2個月,讓澱粉轉化為醣類的促使可溶性糖增加,再切為約1.7㎜厚之切片,經60℃烘乾2-3小時的熱風乾燥,再以「滾筒炒菁機」加熱至160℃後焙炒16分鐘以去腥及增加香氣),就將成品裝罐。

牛蒡茶的最適當喝法是用50g的牛蒡片加1000cc的水,煮沸30分鐘即為天然的優良飲料。

若個人的體質健康正常,因工作忙碌、緊張心煩、熬夜失眠,出現口乾舌燥的「火氣大」症狀,加上個人有大便燥乾、便秘的習慣,「牛蒡根」偏寒性,有清熱和滑利通便的效果,平時偶而炒煮新鮮牛蒡根食用,或平時偶而泡泡牛蒡茶服用,應有助益好處。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炎熱夏天發生熱急症的認識和處置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醫學新知

(2013/9/17)

 

炎熱夏天發生熱急症的認識和處置               
                                                       蕭偉傑醫師

應避免強烈陽光的過度曝曬

今年夏天的氣溫,感覺特別的炎熱,炎夏中,有些營造工程人員會於高溫下工作,甚至我還看到有幾個人於烈日中午時刻,在小巨蛋的體育場跑步著,炎熱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容易出現什麼病症呢? 出現病症該如何處置呢?

我於20139月的部落格有提到,由美國陸軍司令部出版的「美軍野外生存手冊」,謂軍人於野外應避免強烈陽光的過度曝曬,流失的汗水要以水分和鹽補充回來,鹽水以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的食鹽補充,唯「補充鹽分必須在有足夠的水量下才可補充」。

高溫度高濕氣的環境使身體產熱多但散熱差

最近看了本年9月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的「台灣醫界」中,有一篇由台大外科鄭清萬醫師和張金堅醫師所發表的「環境熱急症」,內容頗佳,將其精華內容摘出與大家共享。

「環境熱急症」一文中謂,地球真的發燒了,謂全球各地酷熱環境下所造成的「熱急症」,已在世界各國造成數百人以上的死亡,主要為於高溫高濕氣的環境下,身體更難散熱,更容易產生可能引起致命併發症的「熱急症」。

環境氣溫過高時,外熱傳入身體,會使身體熱能過多,而人因劇烈運動或持久工作,體內亦可產生過多的熱能,在正常的狀況下,身體以「幅射」和「蒸發」兩方式將過多熱能排掉,「幅射」是以血管擴張,增加體表血流的將過多熱能排出體外,「蒸發」是以多量流汗將過多熱能排出體外,但當外在環境溫度接近體溫或太高時,以幅射方式的散熱效率是不佳的,同樣的於濕度過高的環境,以蒸發方式來散熱的效率也是不佳的。

熱中暑可能嚴重侵犯到腦部中樞神經而致命

酷熱環境可引發熱急症(heat emergencies),熱急症有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暈厥、熱僵直等病症,「熱暈厥」為久站於熱天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熱僵直」為短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出現的「過度換氣症候群」,兩者病症較輕,「熱痙攣」常發生為運動員於烈日下做劇烈運動而出現肌肉抽筋,「熱衰竭」為高溫環境下,因水分補充不足所造成脫水的現象,「熱中暑」為有侵犯到腦部中樞神經的熱急症,最為嚴重,其病症分別介紹如下:

一、     熱中暑(heat stroke):

熱中暑英文名稱的heat strokestroke是腦中風,即熱中暑為可能侵犯腦中樞神經而出現腦水腫、腦出血症狀,故稱熱中暑為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種,其死亡率相當高,約為20-70%

熱中暑的臨床症狀包括,具躁動、抽搐、昏迷的「中樞神經異常」,具中心體溫高過攝氏40.50C的「嚴重高體溫」和「排汗不良」的三個主要症狀,其中的「中樞神經異常」為正確診斷的唯一必要條件。

本病治療最重要目標為「早期快速降低患者體溫」,救治休克,並減少因身體高溫對各器官的傷害。

熱中暑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將病患移到陰涼處,除去衣物,以濕冷毛巾擦拭和包裹病患,持續搧風,儘量將病患的體溫降至攝氏38.30C度以下,讓病患保持呼吸道暢通,並趕緊送至醫院。

二、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於高溫環境下工作或運動,會以大量排汗以散熱,若水分補充不足,造成脫水的現象而產生「熱衰竭」,於脫水至體重的2%以上時,會出現熱衰竭症狀的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臉色蒼白、視力模糊、暈倒、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體溫可能正常或稍高(小於400C)

熱衰竭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速將病患移至室內陰涼處,讓病患躺下,鬆開衣物,腳墊高,用冰冷或沾有酒精的毛巾輕輕擦拭身體,及利用電風扇吹風以降溫,時時保持病患的呼吸道通暢,若病患意識清楚,沒有持續嘔吐,可每15分鐘給予大量的水分補充或稀釋的運動飲料補充,亦要配加鹽水補充(鹽水濃度為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可給予些氧氣,並將病患轉送至醫院。

該注意為,若病患有意識喪失並持續高溫,應考慮已惡化至熱中暑地步。

三、     熱痙攣(heat cramps):

此傷害病患大多發生於運動員,成因為運動員於濕熱環境從事劇烈運動,運動員雖有大量飲用水分,但因大量流汗使水分和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病患小腿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抽筋可能持續15分鐘,常合併有大量流汗、頭暈、倦怠,甚至昏倒。

熱痙攣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速將病患移至室內陰涼處,給予水分補充、鹽水補充(濃度為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或運動飲料補充。

四、     熱暈厥(heat syncope):

此傷害病患大都於熱環境中久站時發生,主因為病患的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及相對的液體不足,而產生姿勢性低血壓。

熱暈厥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將病患移至陰涼處,躺平,並給予水分補充,症狀很快會消失,但於年長者,宜留意其心臟血管和神經系統的檢查。

五、     熱僵直(heat tetany):

此傷害病患可能發生於短時間曝露於高熱環境下,引起緊張的「過度換氣症候群」,而造成手腳麻痺僵直的現象。

熱僵直的現場處理方式為:

應保護病患呼吸道,治療過度換氣症候群,並適量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參考資料:

1.      美國陸軍司令部。美軍野外生存手冊。譯者王比利。臉譜出版。

2.      鄭清萬、張金堅(2013)。環境熱急症。台灣醫界20139月。台大外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好書心得-
   (2013/8/15)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

                -瞭解於惡劣環境如何保持健康體能方法
                                                                                                
                                                        蕭偉傑醫師


野外生存首重求生意志和生存技能
  最近看到一本「美軍野外生存手冊」,是一本說明於野外大地,人類如何靠生存技能,保有最佳的極限體能,以逢凶化吉活下來的好書。

  野外生存技能必須具備閱讀地圖、方位判斷技巧、偵查、巡邏、偽裝、急救、疾病預防、個人衛生、夜視、生火、找尋食物和水源、製造掩蔽器具等技能。

  於個人心理上必須具備:
 1. 求生意志。
 2. 抱持最佳的希望,但做最壞的打算。
 3. 不能完全沒有耐心的急於開始逃脫行動。
 4. 入境隨俗,將自已融入和敵人同一員,不再懷有舊有習性。
 5. 認知恐懼激發潛能,並瞭解通常很多恐懼是虛幻的。
 6. 隨機應變,找出方法以改變不利局勢。
 7. 保全自已的健康和體力,心存希望,活著回去。

保持體能的目標絕不能改變
  本書有關急救、疾病預防、個人衛生有相關說明,極為扼要中肯,為個人自我保持身體健康的極佳醫學知識,提出為大家參考。
 1. 不管戰俘生活多惡劣,「保持體能」的目標絕不能改變,因有體能才足以應付突圍,體能狀況對生存意志及成功脫逃的影響非常大。
 2. 健康的身體是生存最基本條件,肥皂和水是最基本的預防醫藥以保持身體潔淨,如果做不到用肥皂和水清洗身體,將雙手盡可能弄乾淨,輕揉擦拭臉部、腋下、胯下和雙腳,每天至少一次。衣物可能的話也要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或置於陽光下通風,常檢查身體和衣物有否蝨子或卵,蝨子傳染的疾病可能會致病。
 3. 預防腸胃疾病,手指離嘴巴越遠越好,避免用雙手取用食物,水要煮沸4分鐘,或以淨水錠淨化水後再飲用。水果需洗滌並剝皮,餐具需經過熱源消毒,勿讓蒼蠅蟻鼠蟑螂靠近食物和飲水,嚴格控制排泄物的處理。若開始有嘔吐或腹瀉,多休息,不食固體食物,多補充水分,可吃流質食物,量宜少但次數可多次,食鹽的補充也需要。
 4. 應避免強烈陽光的過度曝曬,流失的汗水要以水分和鹽補充回來,以0.95公升的水加兩顆鹽錠或1/4茶匙的食鹽補充,若出現灼傷需擦軟膏,且應提供大量的飲水給傷飲用,灼傷部位宜休息,補充鹽分必須在有足夠的水量下才可補充。
  5. 極度嚴寒,盡可能保持體溫,破布紙片都有助益保暖的效果,凍傷的處理,應移至溫暖的地方,將凍傷處浸泡至攝氏32至40度的溫水中,不要對患處按摩。
 6. 保護雙腳,不要穿骯髒或汗水浸濕的襪子,起碼將腳上穿的襪子洗乾淨再穿,雙腳起水泡非常危險,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若真的長了水泡,可以用消毒過的針或刀尖,刺穿底下厚皮,擠乾水液,再敷上乾淨繃帶。不要讓沙子和蟲子鑽進襪子或鞋子裡,陰涼處休息時,應將鞋襪都脫下,不管穿脫,動作都需小心,不要刮傷腳部,於熱沙地,千萬不可赤腳走路。
 7. 即使於寒冷冬天,每天身體依照需要至少1.9公斤的水,嚴寒天氣因大幅減少喝水的量,可能陷入脫水的危機。無論如何都不能喝尿,因其中有人體的代謝廢棄物。不管多口渴,不要喝不乾淨的水,因那會導致災難降臨。水最少都需經煮沸1分鐘以上或以淨化錠淨化所有的用水,污染的水煮沸後,可加入木炭除去異味。每天分配不到0.95公升的水,就避免吃乾燥、澱粉類及過度調味的食物和肉類,水量分配少宜選擇食用高醣食物的硬糖或水果棒。不要直接吃碎冰,因為可能會讓嘴唇和舌頭受傷。
 8. 甲殼類蝦蟹類動物,幾乎都可以吃,但是腐壞極快,且常帶有致病的寄生蟲,淡水蝦一定要煮熟後才可食用,鹹水蝦是可以生吃。
 9. 吃蚱蜢要煮熟,用以殺死其體內的寄生蟲,熱帶魚類的內臟和魚卵千萬不可食。
 10. 叢林中的食物非常豐富,不過有一部分帶有毒性,只要猴子可吃的,對人類通常是安全的,明智的方法為小量且緩慢的吃下陌生食物才是明智之舉,栽植的蔬菜,常用人類排泄物當肥料,不可生吃。

  按: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是一本很好的書,每個人都該參讀,尤其年輕人或常從事野外山林活動的人更應閱讀,書中詳細介紹閱讀地圖、方位判斷技巧、偵查、巡邏、偽裝、急救、疾病預防、個人衛生、夜視、生火、找尋食物和水源、製造掩蔽器具等非常有用生存技能,閱讀對後,學會諸多極佳的生存技能,對個人的生命維護和身體照顧,將受益頗多。

好書推薦:
  書名:美軍野外生存手冊
  作者: 美國陸軍司令部
  譯者: 王比利 出版社:臉譜出版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好書心得 (2013/8/1)

                            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蕭偉傑中西醫師

我常覺得讀到好書是因緣,逛書店買書,有時久久想看的好書會偶然和必然的出現在自已眼前。

最近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醫廣班研習,有位好醫師-陳仰霖醫師贈送一本「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給我,是由達賴喇嘛和亞歷山大.諾曼合著,是因緣好書,我很快看完全書。

讀後甚敬佩達賴喇嘛的宏觀智慧和巨大的內心道德價值,達賴喇嘛為當代最知名的宗教領袖之一,其宏觀智慧的論點為:

1. 從基本人性的光明層面建立內心道德價值,其方法可以超越宗教、文化、種族差異,提出「世俗道德觀」的論點,認為道德非得建立於宗教信仰之上,比宗教更根本的是人類的基本靈性,人類的基本靈性為「水」,各宗教如為茶、咖啡、香料、糖的調味。
2. 法律架構下採正義或公平為原則,為狹義的公義,廣義的公義建立於「人皆平等」的認知上,執行正義要能用慈悲和憐憫做調和,不要忘記眾人皆有悔過向善之心,懲罰犯罪勿存復仇之心,應思量如何有效確保罪行不再發生。
3.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體性,常會發生無可避免的不確定事件發生,我們無法掌握處理的後果,應本著「慈悲心動機」和「智慧明辨力」,以處理任何新的責任領域事件。
4. 日常的道德生活準則為不放逸、要有正念和注意自已的行為(覺知),可遵守龍樹菩薩的六條戒律: 戒過度飲酒,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謹守身、語、意的非暴力,以敬待人,尊敬可敬者,以慈對人。
5. 無法快樂的最大障礙都是源自心境,損害內心平靜就是「破壞性情緒」,破壞性情緒扭曲我們對現實的認知,是偷走我們心智的賊,若以堅毅為不移的正念和決心,以「就止打住」方式,將正念行為(覺知力) 強行帶入過程中,打斷破壞性鍊的流動,最為有效。
6. 處理生活中的挫敗,可想想寂天菩薩的忠告:「若事尚可為,云何為歡喜? 若已為濟事,憂惱有何益?」。
7. 人有兩種層次的滿足感,一種為來自身體感官器官所產生的愉快感,另一種為更深層的滿足感,唯有源自內在平靜的意志力與心理穩定度,加上心志夠強韌,縱使處於極劣的狀況下,仍可維持某種程度的快樂。若逢最難接受的現實面,如老化或死亡,需觀照現實而生「忍耐修煉」,深思老化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瞭解其是人類生存所扮演的角色,反而更能接受這兩現實層面,否則會萬念俱灰或意志消沉。
8. 以禪定修心,禪修為全方位的內心修行,其內心的轉化過程為依「證悟三次第」,先由「聽的表面理解」的第一次第,進入「經思維至信念」的第二次第,再為「將洞見所悟化為自已天性」的第三次第。
9. 禪定修心未必需要有信仰的承諾,只要是更平靜和更澄淨的內心,禪修可依推理或分析的認知中修行,亦可專注於某一對境或目標的培養情感修行,初學者應「發心立願」,清晨為最佳修行階段,「雙盤蓮花座」姿態好處多,腰背要挺直,調息放鬆、安住心念,以「不緣未來境,不緣過去境,只緣現在境」的試圖達到無善無惡、無好無壞的無念境界,禪修的目的為讓自已更平靜、更富有慈悲心,以及更具明辨力,「禪修為獲得最高智慧的不二法門」。

達賴喇嘛通常於早上三點半起床,先做數小時的內心操練和禪觀,之後收聽有關世界金融、財務、危機、衝突、戰亂等世界新聞,如BBC新聞,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又常常和各學術權威、科技名人、社會領袖及廣大民眾對談,故能成就其宏觀智慧。

我最喜歡本書的「以禪修定心篇」,達賴喇嘛將禪修大法很簡單扼要的指導大家,對初學者或已學者助益頗大,學習禪修者,應可參閱本書,尤其經賴喇嘛宏觀智慧開示,在提升個人更高的內心道德價值後,對禪修境更會提升。

按:

「印度傳統醫學」將真正健康的定義擴建至有達到肉體、精神、靈魂的幸福與充實狀態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此觀念在自然療法的觀念上是非常重要的,即有肉體、精神、靈魂三體的健康,肉體的健康才能更持久、更延續。(詳細內容請參閱蕭偉傑醫師Google部落格2009年9月24日)。
「佛教醫學」認為「無明」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無明就是虛幻不真的我執.「貪瞋痴」三毒煩惱是加重疾病的助緣,為誘發一切疾病的主凶,即因我執無明產生的貪瞋痴三毒煩惱,於惡緣中延生了諸種疾病。(詳細內容請參閱蕭偉傑醫師Google部落格2009年12月25日)。

「藥師佛」稱人類的意識精髓永遠是神聖的,精進於禪定、觀想、祈禱、唸咒、催眠、信心可有效激起心靈的治病能力。(詳細內容請參閱蕭偉傑醫師Google部落格2009年5月26日)。

所以我個人認為,學習本書達賴喇嘛的「禪修定心」,提升了個人心靈光明面,使內心更平靜和澄淨,對個人身體健康是有極佳的正面助益好處。

推薦好書:
書名: 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作者: H.H. Dalai Lama、Alexander Norman (達賴喇嘛、亞歷山大.諾曼)
譯者: 張琇雲
出版社: 時報出版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九層塔舒氣開脾可助益消化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藥草園

台北植物園篇-

         九層塔舒氣開脾可助益消化

                                     蕭偉傑中西醫師
 
 
 
 
 
 
 
 
 

 

九層塔香氣強烈,常為各式中西料理的調味香草,台灣料理的「三柸雞」、「三柸中卷」、「炒海瓜子」、「鹽酥雞」一定會用上九層塔,越南的牛肉河粉也會加上數片九層塔,都是取九層塔散發的強烈香味,使大家胃口大開。

小孩子脾胃不開,我常會建議孩子的媽媽做「九層塔炒蛋」給小孩吃,取「九層塔」可舒氣開脾,溫胃暖胃,促進胃腸蠕動而助益消化吸收。

九層塔屬唇形花科,學名為Ocimum basilicumm L.,中醫謂九層塔性味辛溫,有疏風行氣、化濕消食、活血解毒功效,可治外感頭痛、食脹氣、跌打腫痛、蟲咬傷,於夏日濕熱天,易腹悶脹氣,可將新鮮九層塔拌白醋醬油,於餐中配食,可化濕消食,外傷的跌打腫痛可將新鮮九層塔葉搗爛,敷於腫痛處,可活血解毒,九層塔葉也可做為驅蚊止癢。

在義大利餐中常用「羅勒」做調味香草,羅勒就是九層塔,台灣品種稱九層塔,西洋品種的甜羅勒(Sweet Basil),稱為西洋羅勒或西洋九層塔。

最近我去台北植物園的民生植物區走走,有看到枝葉長得很茂盛的九層塔,大家可抽空或帶著小孩去看看。

九層塔是容易栽種的香藥草,若置於陽台上,陽光充足,水分適合,都會長得很好,想買盆栽,可至台北建國花市購得。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失控的正向思考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好書心得

(2013/7/26)

              失控的正向思考
                                      蕭偉傑醫師

 
正向樂觀可增加心靈力量

正向樂觀思考一直被認為可增加心靈力量,對身體有很好的助益好處,做個臨床醫師,我都會鼓勵患者要有正向思考,正向思考可更靜心,不做無謂的憂慮和恐懼,對身體的康復會有助益,幾乎沒有人會提出懷疑。

最近在逛書店時看到一本「失控的正向思考」,感到很訝異,難道正向思考會不對嗎? 又看到作者艾倫瑞克為洛克菲勒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博士,為相當有科學訓練的高學歷作者,就買了一本來讀。

作者在得了乳癌後,開始接觸到正向思考的觀念,發現正向思考文化在乳癌世界中成長茁壯已很久,周遭人們及網路中,都鼓勵驚恐的乳癌生手要以正向思考的樂觀人生面對癌病,謂正向思考和態度可增強自身免疫系統,更有效的對抗癌症,作者認為正向思考樂觀世界是一個奇思幻想世界,以堅信不移的正向思考做樂觀請求,就能有求必應,但作者認為癌症具高度的危險性和致命性,思考太樂觀會否定癌症的危險性,否定了現實。

病後的作者開始探討正向思考在其他領域的發展,發覺過度的正向思考,會使人事關係的樂觀技能更優於專業知識,若人的心情永遠肯定和樂觀,永遠保持笑容滿面,認定一定會有好消息出現,其中常含有無能無力的想法,一直過度正向思考容易使人龜縮到自已建構的小心世界。

正向思考最大根源為負向思考喀爾文教義

美國的正向思考的樂觀主義根源不是地大物博和國力強盛,其最大根源為具負向思考的「喀爾文教義」,喀爾文教義是移民美國清教徒的教義,主張神並不會無條件關愛世人,應時時辛勤的做清潔、栽植植物、縫紉、經營農場與做生意,永無休止的努力工作,並常要自我檢視自已,不可存有罪的想法,否則肯定就會遭到天譴,不得進入天堂,得有卓越成就就可向神祈禱並獲得神的救贖。

此種無形的負向思考的自我檢視壓力,讓很多人內心潛著恐懼抑鬱,美國人的拓荒辛苦漸漸地成功,各階層人開始檢討祖宗傳下來的嚴苛教義,1860年興起了「新思想運動」,其內容就如愛默生所謂的「人類運用意志可掌控並促成特定事件的發生,甚至影響所有事件,而可使大家順心如意」。

新思想運用心靈力量去治療疾病

新思想運動解脫了許多受制於舊有嚴苛教義的情緒抑鬱相關疾病,新思想主要在運用心靈力量去治療和矯正疾病。

喀爾文教義和新思想運動都是堅決的要求「工作」,喀爾文教義一直以負向思考在檢視自已是否散漫、放縱和犯錯,新思想主義則永無休止地以正向思考在防堵個人出現憂慮、懷疑和內疚。

正向思考的風行美國,保險公司新進人員的訓練課程,重視正向思考的態度和推銷技巧的訓練,工作時隨時要重新振作,拿出嶄新的熱情,面對下個客戶,公司管理人醉心於正向直覺、瞬間判斷和預感,拒絕了需深思熟慮且耗力費時的舊式專業管理方式,公司常給員工心情激勵與獎勵,要員工不遺餘力地去滿足客戶,就是被受裁人員,也要怪錯在自已,不可怪體制,不可怪老闆,強調分析和抱怨是人類的危險天性,丟了工作沒關係,閉上嘴趕快再找就好了,以正向思想去填補心中的痛,心中轉為正向或贏家的態度,就能重獲夢寐以求的工作。

雇主靠正向思考來安撫裁員的受害者,同時使未遭裁員者更加賣命,職員遭到施壓,却被迫樂觀。

接著正向思考也成為教會成長的關鍵催化劑,激勵人心為教會核心哲學。

作者發覺,雖然美國自由企業制度法幾乎都採激勵人心的正向思考法則在經營,於20022006年間,美國有孩子的家庭中,收入不高的低薪家庭比例節節增加至25%,白領中產階級的公司亦紛紛減少或刪除員工的退休金和健康福利,但很奇怪地發現到,擁有經濟極度優勢者的老闆,收入却難以想像地不斷增加至更龐大財富。

2008年的美國雷曼兄弟引發世界金融危機,事發前,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根本沒去警戒或憂心美國的金融機構,因正向思考認為「市場」會解決一切問題。

負向思考和正向思考都會使人產生錯覺

作者最後認為,負向思考和正向思考都會使人產生錯覺,人宜觀察事物的真實面貌,盡量不要讓自已的感覺與幻想去對事實加油添醋,對事件的處理原則為收集越多資訊的越好,才不會使個人或集體陷入錯覺、狂熱和盛行的知識潮流中,

於分析資訊中應有所堅持,物質世界是依者一定的「因果法則」、「平衡法則」和「機率法則」在進行,跟人類的感覺幾乎談不上關係。

處世該有防禦性悲觀的警覺

作者提出一個很好的例子,謂濕地的水鳥或草原上的羚羊會因掠食者的老鷹或獅子侵入而警覺性的狂飛和狂奔,此為動物求生的「防禦性悲觀」,正向思考竭力主張人要專注於快樂的結果,不去防禦潛藏的危險,是違反動物界最根本的直覺。

富裕人家多快樂,貧困人家少喜悅,當經濟崩盤時,領失業救濟金的有勤奮者,有懶惰者,有正向思想的樂觀者,也有負向思考的憂鬱者。

最後作者認為,每人應從努力中獲得快樂,而非一味以正向思考的樂觀氣氛中得到潛有危機的快樂。

 

 

:

乳癌的預後和醫學進步有極大關係

說到正向思考的心靈力量治療疾病,若純以乳癌的治療史看疾病的預後,以個人是臨床醫師認為,乳癌的預後和醫學進步有極大關係,醫學史如何治療乳癌呢?

1891年開始,乳癌的治療是採「廣泛的全乳房切除手術」,將乳房全切除,並加上切除胸大肌、胸小肌、腋下淋巴結,甚至有醫師會切開鎖骨以將淋巴結清除乾淨。

1896年開始嘗試以X光治療局部的乳癌,但過量的X光常使病患留疤、失明、灼傷和致癌。

1924年開始提出若採用小手術的局部除去乳房腫瘤後,再以放射線照射乳房,病患不做淋巴結切除,不切斷或開鑿鎖骨,不做6-8小時的「廣泛的全乳房切除手術」,其復發率並不比全乳房切除手術為高。

1963年提出乳癌手術後,若使用化學療法清除洗滌殘餘的癌細胞,有減少復發的好處,但當時的主刀外科醫師並不相信化學療法的好處。

1975年有研究指出,乳癌於術後無化療者,有半數復發,有化療僅1/3復發,且每6患者中有一人因化療而乳癌不再復發,化學療法才受到更多的重視。

表治療乳癌,以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單純性乳房切除術、乳房腫塊切除術加放射線療法等三組做比較,結果謂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的存活、復發、死亡率都沒有獲得明顯的好處,此距乳癌患者開始採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已逾90年。

乳癌的患病率雖愈來愈多,死亡率却持平,除了治療方法的進步外,以「乳房攝影」的早期篩選出乳癌亦功不可沒。(詳細內容請參閱蕭偉傑醫師Google部落格201281)

很多疾病得到佳效往往是醫學無法解釋的

至於正向思考的心靈力量對治療疾病一點用處都沒有嗎? 個人是臨床醫師,認為很多疾病得到佳效往往是醫學無法解釋的,如由美國亞利桑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外科主任和外科教授所著的「手術刀與靈魂(THE SCALPEL AND THE SOUL)」中提到的兩病例:

第一個不可思議的病例為一位外婆抱著頭部鼓大的腦水腫小孩找Hamilton醫師,Hamilton醫師開刀將小孩腦脊椎液引流至腹部,初步改善了腦水腫,Hamilton醫師評估這位嚴重腦水腫小孩於應會有部分智力損害和很多發育遲緩問題。

外婆為日形消瘦的未期轉移性卵巢癌患者,却是超凡堅強,目光依照明亮攝人的女人,外婆虔敬主,經常大聲禱告,毫不畏怯,只求主的導引和愛,只遵從信仰主的旨意,對主的信仰超乎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堅決,結果外婆的信仰是對的,腦水腫的小孩長大後唸了技職學校,也結了婚,外婆也參加了外孫的婚禮。

外婆說道:「奇蹟是真實的,因真正的真相要用心才看得到,而不是用眼睛。」

第二個不可思議的病例為一位十歲的男孩,爬上高壓電塔,受高壓電擊又摔下地面,全身幾乎燒焦且身體多處骨折,植皮多次,活下來機率很小,父親因過度傷心心臟病發作而去逝,此時燒傷小孩陷入更深昏迷,皮膚出現多處濃瘡和局部感染,狀況明顯惡化,最後小孩母親希望試試用父親的皮膚移植,結果移稙數小時後,小孩四肢都開始動起來,也可開始說話了,後來小孩逐漸好轉,活了下來。(詳細內容請參閱蕭偉傑醫師Google部落格2010127)

 

推薦好書:

書名: 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

作者: Barbara Ehrenreich

譯者: 高紫文

出版社:左岸文化事業

 

參考資料:

1. 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Siddbartha Mukherjee, 譯者: 莊安祺,時報文化,2012年。

2. 手術刀與靈魂(THE SCALPEL AND THE SOUL), Allan J.Hamilton, 譯者:謝瑤玲, 橡樹林文化。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好書心得-
(2013/6/28)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
                    蕭偉傑醫師

最近有因緣認識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讀了所贈送的「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一書,非常感動書中慈悲和愛的內容,提出和讀書共享。

我對有機農業的第一次接觸為參訪「迴鄉農場」,迴鄉農場原為休耕農地,土地貧瘠,初耕時,曾種了300 顆高麗菜,因土質不佳和蟲害多,只收成2顆,經「自製堆肥」的以甘蔗渣、落葉、有機蔬果廚餘做堆肥,貧瘠土壤得到滋養而恢復好土質,又以菜園邊的「小水渠」供灌溉,及吸引菜蟲的天敵到來農場,平衡了生態,漸漸地蔬菜的收成就轉好了(文章於201211月發表於本部落格)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一書為描述許多有機農友在愛護土地的善念下,工作中的甘苦談,讀後,我非常佩服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和有機農友真心在愛護台灣這片土地。

慈心有機農業始於日常老和尚的願,其願為希望所有的蟲蟻,所有這個世間的生物,乃至於看不見的鬼神、山神、地神、河神、風神、龍王,都能得到安寧的居處,不要再受到這種相煎相害之苦(指農藥和化學肥料)

土地本是生生不息循環在孕育萬物生長,若採有機裁種的以菩提心種田,可回復大地元氣,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與天地共存,為子子孫孫留下生生不息的健康大地。

若採「農藥」殺死農作物上的蟲害和病菌,會同時殺死土壤中的蚯蚓、昆蟲、以及數以億計的有益細菌和真菌,使大自然的生態循環失衡,若使用「化學肥料」,讓土壤酸化和硬化,農藥和化學肥料會污染水源和環境,破壞生態。

裁種有機農作物是極辛苦的產業,初始長出蔬果是無法和噴藥施肥的漂亮豐碩蔬果相比,說不苦,是騙人,但是值得,若以護生的信念來想,何忍殘害想活命的動物,是惜福的尊重生命和關懷自然,所以轉作有機是非常值得。

我種良心,你吃安心,慈心有機的愛護土地理念深入有機農友和消費者的心,愛護大地的消費者,熱情無悔地支持購買,常以市場價買進賣相差的蔬果,以免有機農友血本無歸,或由慈心鳳山寺僧圑買回吃掉,僧圑曾好幾星期吃高麗菜,或一個多月的吃青木瓜餐,助緣一波一波擁至的支持有機農友,令人感動。

有機農業需接受嚴格的驗證,慈心驗證員有如稽查警察的把關品管,唯慈心驗證員均具悲天憫人的信念,對土地有愛,把自已當為大地的守護者。

自然生態本是具完整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可讓有機稻米田中充滿生機的有蝌蚪、青蛙、蛇,田中有鳥築巢下蛋,空中會有老鷹盤旋。赤蛙體型迷你,對毒的忍受度更小,有赤蛙的地方,自然生態必定清淨。有機茶樹的根系會更深入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強,遇乾旱較不易枯死,全都完整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多美。

慈心有機事業從人性光明面著手,愛護大地,尊重生命的慈心理念,讓人間淨土重視,發起買蓮花救赤蛙活動,號召翡翠水庫集水區的茶農,種植有機茶以淨化水庫水源,都是很有意義的愛護土地活動,值得佩服。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一書,全書描述因愛護土地而映出許多感人的人性光明面,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推薦好書:
書名: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
出版社: 福智之聲出版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