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氣血不暢生諸病

 氣血不暢生諸病


蕭偉傑


王清任師清醫家

醫林改錯傳於世

活血化瘀赤芍藥

桃仁紅花丹皮芎

通氣柴胡芎香附

血府逐瘀歸生地

膈下逐瘀開鬱血

烏藥延胡香附殼

少腹逐瘀善婦科

小茴元胡蒲靈脂

歸芎沒薑桂赤芍

身痛逐瘀羗活艽

補陽還五耆歸尾

身涼汗多急救陽

附子乾薑黨參草


按:

王清任為清代名醫家,也是一位極具實證醫學的醫家。


王清任為了解人體的真正臟腑器官構造,親赴各刑場去檢視人體的正確解剖位置,因而著有「醫林改錯」,其內容在糾正過去醫書記載人體臟腑器官的錯誤描述。


王清任在各項觀察及臨床經驗中,創出「瘀血說」,就是說,人的外邪疾病或內傷疾病,主要都因「氣血不暢」引起,若邪實氣滯,體弱氣虛,會引起氣的𣈱通不順,若邪實血瘀,失血血虛,會引起血的流動受阻,即是氣血流通受阻才會引起臟腑諸病。


王清任自創「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膈下逐瘀湯」、「補陽還五湯」,於現在中醫臨床還是常用方劑。


王清任治療氣滯血瘀的用藥重點為:

1. 「血中邪實則血瘀」,常用化瘀藥為赤芍藥、桃仁、紅花、丹皮、川芎。


2. 「氣中邪實則氣滯」,化瘀必先使氣暢通,常用舒氣通氣藥有柴胡、川芎、香附、烏藥、延胡索、枳殼。


3. 血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血難行,血虛常用生地黃、當歸補血。


4. 體弱則氣虛,氣不足則無法帶動血液循環,補氣常用人參、黃耆。


註:疾病的治療,應以醫師處方而用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