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把脈在評估氣血

 把脈在評估氣血


周學海師清醫家

重訂診家直訣傳

位數形數脈四科

浮沈位者遲數數

伸縮起伏盛衰勢

長短廣窄厚薄形

病在氣病候動勢

病在血病候脈形

氣之升降浮沈候

氣之躁靜遲數知

勢之盛衰強弱明

氣之鬱𣈱長短判

形之軟硬剛柔探

形之枯潤滑澀斷

血之盈缺厚薄知

氣血盈虛寬厚現

氣血漲消寬窄明

氣血通塞斷續顯

八法總義知百脈

浮沈前後再遲數

上下來去知氣勢

虛實滑澀候脈形


按:

周學海為清代名醫家,一生臨床治療經驗中,一直在探研脈診的精微處,著作有多本關於脈診之書,最後總結其脈診扼要為「重訂診家直訣」傳世。


周學海的中醫脈診重點為:


1.「病在氣病候動勢,病在血病候脈形」, 說出:

(1)把脈的「輕按」是在量測脈博之跳動強弱,為測身體「氣」。

(2)把脈中的「重按」在量測實質脈形,為測身體「血」。


2. 感冒初病,身體酸痛流汗,「氣升」,是「浮脈」,發燒時,脈博跳快,出現「數脈(快脈)」,急症初時脈博更快,若體弱氣虛,脈搏變小變慢,這些脈博的起伏大小和快慢,都是在把脈「輕按」時,評估身體「氣」的情況。


3. 把脈另一重點在「重按」,評估實質的脈血形狀,若血量足,脈形偏厚及偏硬,若血量不足,脈形偏薄及偏軟,另要測脈形中血的流速,順暢為「滑」,不順為「澀」。


4. 基本上,脈象「寬厚」可知氣血盈虛,脈象「寬窄」在知氣血在病情中變化,脈象「續斷」在測氣血的通暢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