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中醫談食療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通俗中醫

(2014/10/31)

                                    中醫談食療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讀到唐代古醫書「食療本草」,為唐朝孟顯(西元612年—西元713)所撰,孟顯是河南汝州人,本書是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記述可供食用又可療病的本草專著,「食療本草」的食療論述,後世食療書籍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療和營養學的重要文獻,擷錄其中的食療精華,以為大家的食療養生參考。

 

1.甘菊花: 除煩熱,治眼睛倦累流淚。

2.生薑: 改善過敏或受寒的鼻塞,祛痰下氣,去胸中臭氣,開胃氣,亦可用於食用冷食後的腹瀉,至於胃氣虛或有皮膚癢的風熱症,就不宜食用。

3.百合: 有安神定心好處,蒸過和蜜食之。

4.牛蒡: 生的牛蒡根,搗根並取葉包敷於扙傷處,可治熱毒腫,牛蒡根煮熟,為好的食品,牛蒡根煮根汁後,泡浴使用,改善關節筋骨不舒。

5.香蕉: 性寒,可解渴、潤肺、通血脈,填骨髓。

6.: 性雖溫,很能止渴,可舒氣化痰,消脹氣,止腹瀉,將乾皮搗為末,蜜為丸,空腹配酒服下,可治下腹遇冷出現不舒(下焦冷氣)的病症。

7. : 取其皮和鹽貯之,可舒氣,消胃脹。

8.乾棗: 主補津液,養脾氣,蒸煮食之,補腸胃,調和百藥毒。

9.葡萄: 益臟氣,聰明腦力。

10. : 補虛勞不足,「乾柿」溫中,健脾胃氣,消宿血。「紅柿」補氣,續經脈氣。

11.: 和鯽魚、鯉魚煮為羹,補脾胃中焦,令膚色肌肉悅澤。

12. 枇杷: 止渴,利五臟,最利肺臟。

13. 荔枝: 食之益智,補氣及使面色澤潤,多食則發熱。

14.甘蔗: 主補氣。

15.櫻桃: 補中益氣,令人面色澤潤,可止泄精。

16. : 主治咳嗽。

17.石榴: 石榴實主腹瀉、泄精。久瀉不止,以醋石榴一個,搗碎,布絞取汁,空腹頓服。

18.山藥: 助益體能陰力,有利男性(助陰力,利丈夫),服用方法可熟煮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都佳。

19.: 清熱,止心煩,感冒音啞,生搗梨汁服之。

20. : 生李治骨節間紅腫痛。

21.: 生津除煩,消脹氣,祛痰。

22.胡桃: 潤膚色肌肉,通經活絡,令人骨質佳,肌肉潤,可長髪烏髪,改善痔瘡。

23. 獼猴桃(奇異果): 利五臟。

24.橄欖: 煮汁服之,解魚過敏。

25.烏梅: 止渴,除氣悶,可安神,治腹瀉。

26.蛇莓: 可清胃中熱氣。

27.枸杞: 葉及子可補益筋骨,和羊肉作羹,助益更多。

28.木耳: 利五臟,消腸胃脹氣。

29.:  解熱化痰,可消宿食,通暢排便。

30.辣椒: 性味辛溫,治療肌肉關節疼痛,醋煎含於口可治齒痛。

31.胡椒: 治療腹部冷痛,配酒服之佳。

32.: 補中焦,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寒,長服生肌肉,延年益壽,蒸食更能補益。

33.蓮子: 主治五臟不足,補益十二經脈。

34.菱角: 補臟腑氣,令人不飢,養生可將菱角蒸熟曝乾作末,和蜜食之。

35. 芡實: 補中焦,益精,聰明耳目,可治關節肌肉疼痛、腰脊痛,膝痛。

作粉食之,甚好,此是長生之藥。

36.栗子: 北栗,其上薄皮,研細,和蜜塗面,展皺潤膚。

37. : 「竹葉」可止咳,清熱痰,患痔者,可常取竹葉煮汁服用,「筍子」可除煩熱。

38. : 「桑椹」食之可補五臟,聰明耳目,利關節,通血氣,益精神,「桑葉」煎飲之可清熱止渴,「桑根白皮」有清熱利尿好處。

39.決明子: 「決明葉」有明目好處,「決明子」可治眼結膜的紅癢流淚症狀。

40.葛根: 葛根蒸食之,可解酒(消酒毒)

41.瓜蔞: 瓜蔞仁可以通乳汁。

42.覆盆子: 味甜、酸,可益氣輕身。

43.食茱萸: 能溫中,治心腹冷氣痛,齒痛,可酒煎含之。

44.艾葉: 艾葉加生薑煎服,止冷瀉。

45.梔子: 治音啞及黃疸,梔子燒成灰並水服之,可治痔瘡出血。

46.黃精: 延年益壽密,可蒸之,可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湯,或入酒飲。

47.天門冬: 可止渴,去皮心可潤肺燥,入蜜煮後食用。煮其汁洗臉面,有甚佳的保膚好處。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騎單車所造成的神經損傷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醫學新知-
(05/08/2014)

騎單車所造成的神經損傷


隨著單車的風行,大台北區的YouBike甚受民眾的喜愛,正巧近日聽了台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林恭平醫師所主講的「與騎乘單車相關的神經學傷害」,內容精彩與實用,提出和大家分享。
有關騎單車的傷害可分為急性創傷、慢性過度使用與用不當造成的傷害,其最常見的神經創傷如下:

1.頭部創傷: 頭部和脊柱的創傷是比較不常見的騎單車傷害,但騎單車一旦發生嚴重傷害,大約有18%為頭部和脊柱的創傷,騎單車死亡中有60%為頭部創傷引起,若戴上安全帽可以降低6985%的頭部創傷。

2.脊髓損傷: 在所有的脊髓損傷中,有12%為因騎單車所造成,其中頸椎是最常見發生傷害的位置,通常為失速或與外物相撞後,頸部與龍頭或手把撞擊引起的,傷害可由最輕微的脊椎骨折到急性中央脊髓損傷,至於長時間處於頸部過度伸展及背部過度屈曲,常引起頸部拉傷痛和下背痛。

3.尺神經創傷: 尺神經創傷受壓迫的創傷常分為兩種,

(1)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症狀為頸、肩、上臂及手部極度的酸、痛、麻。

(2)因騎單車長時間緊握把手,或者由於腕部長時間維持一個特殊姿勢而造成「單車手麻痺」。單車手麻痺是小指和一半的無名指出現麻木感和感覺異常,合併指頭內收或外展的肌肉無力,此包括運動和感覺的不適症狀,通常在停止騎單車數天或數周後便能緩解,若一直不能緩解就需外科手術來協助減壓。

4.正中神經創傷:正中神經創傷有兩種不同的臨床表現,

(1)前骨間神經麻痺,出現拇指、食指、中指的遠端無法彎曲,一般可藉休息而自然恢復。

(2)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感覺手部麻痛及腫脹,常發生在夜晚或清晨,並可使患者在睡中痛醒,若活動手部,症狀很快消失,若長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壓迫,會造成手掌際肌萎縮,及拇、食、中指彎曲無力及感覺消失,活療可用夾扳固定手腕部,或局部注射類固醇,或腕隧道症減壓手術。

4.陰部神經創傷:陰部神經創傷的最普遍症狀為生殖器的麻木感和勃起功能異常,麻木感可能只侷限有陰莖,也可能會有陰莖、陰囊及肛門周邊的感覺異常,女性亦會同樣出現上逑症狀。出現症狀後,在停止騎單車後,短期內會自行緩解。

對於騎單車後的神經創傷,於周邊神經部份,雖然周邊神經會再生的復元,但效果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原則上,周邊神經創傷會在休息數小時後,或睡個覺後會改善,若未改善的治療可給予類固醇,每公斤1gm的一半劑量,連續服用57天,若疼痛劇可加些止痛消炎藥,至於更嚴重則採外科減壓手術治療。

於慢性的神經創傷中,已出現肌肉萎縮,是不容易治療而恢復,此時僅可考慮復健治療。

 

參考資料:

林恭平(2014)。與騎乘單車相關的神經學傷害。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僧侶與哲學家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好書心得系列

(201462)

 

僧侶與哲學家

-兼談焦慮症
                                          蕭偉傑 中西醫師

西方文明由信仰文明漸轉證據文明

最近讀了由福智佛教基金會醫廣班曾碧娟班長送我的好書「僧侶與哲學家」,內容精彩豐富,極具知性深度,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作者為父子兩人為法國人,內容為父子兩人的對話,父親為知名哲學教授,兒子原為分子生物博士,後來出家跟隨著藏傳佛教仁波切、法王及達賴喇嘛學佛已愈30多年,對談中,父親以西方哲學思考模式和心得,探討佛學的哲理,兒子則以自身具實證科學背景的觀點,說出佛學的卓越處。

西方哲學教授的父親認為,西方文明的進步為來自理性,古希臘人尋找智慧,希能成為好人的智者,亦希能成具富有洞察力和判斷力的智者,當時哲學的追求為對個人生活方式的內在蛻變,和佛法主張的有類同,於西元前第五和第四世紀至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之後,「理論」開始主導西洋哲學,此時知識和智慧併行走,以透過知識性思考的認識真理,及以透過智慧的達成快樂和內心正義,是當時哲學的焦點思想,持續中,哲學於「理論性練習」中萌芽成長。

西方文明的發展由最初的「信仰文明」,漸轉向因科學知識開通後的「證據文明」,認為科學使世界成為可變性,謂人類的快樂可透過社會的完整轉化而達成,快樂在於改變生活條件而不是賦予生活意義,生命意義再也不即個人的事情,沒有必要去設計一種方式讓每個人變善良和睿智,只以整體社會來整治即行,秉著人類快樂可透過社會的完整轉化而完成,並認為科學進步會保障物質繁榮。

至十七世紀,「政治哲學」聚成為西方哲學的主要焦點,養育了「教條主義」和「侵略主義」的精神,十九世紀,政治哲學指導著專制和獨裁的社會,此時「革命」取代了哲學,甚至取代了宗教,以限制集體自由的觀念,取代社會自足和個人真正自我的觀念,建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烏托邦理想社會,如馬克斯的共產國家,個人成為僵化和現成的模式,但最後烏托邦理想社會崩潰了。

西方思想主流以自我肯定為核心

自然界定律為哲學根據,西方哲學採有組織、有紀律的程式思考,西方思想主流以「自我肯定」和「自我獨立」為核心,增進自我價值,於現實世界中,自我可運用政治、經濟、藝術,以及認知上的創見和發明,進而對世界採取行動的改變世界,西方哲學重視社會改革和世界轉化。

西方智慧組織成正義社會的烏托邦社會主義,科技一直進步發展地造福人類,但其中存有倫理和智慧的不足處,在「科學社會主義」的烏托邦理想社會崩潰後,西方哲學才劇然認識到正確的政治必須依賴正義和心中寧靜,以理性和道德性的「宇宙定律」為基礎,才是至高成就的政治哲學。

佛理認為我執是引發無終止負面情緒的主因

  學佛的分子生物學博士兒子以佛學觀點認為,現代人應重視心靈修持,向「內在世界」的推進程度跟科學「向外世界」探索的程度一樣大和重要,應使內心轉化至心靈寧靜平和的內心健康。

兒子謂「佛」為覺醒者,佛的意義為從蒙蔽無知中覺醒,佛為要培養心靈和人性的正面特質,「菩薩」為具足正念智慧並在做利他功德者,「涅盤」為對一切事物本質的最終認識,具無限的慈悲,此說出,佛法在直接體會絕對真理,希望瞭解現象世界的究竟真理,能證悟客體和主體對對立不再存在,能深入瞭解痛苦來源,得知「我執」之無知為痛苦的最終究起因,悟出我執之無知可引發無終止的負面情緒。

禪定修行是達到佛法終極目標最佳方法

佛法的終極目標為智慧、愛、慈悲和完美,要以心觀之才可體會到佛法的智慧、愛、慈悲和完美,而「禪定」修行是達到終極目標的最佳方法。

禪定需藉分析和思考,不是自概念性的思考進行,是要以超越概念性邏輯思考模式思考,以對心本性做直接體會,體會自我並非真實的存在,以消除自我執著。

兒子謂,依禪定修行觀心本性,首應有穩定的心理狀態才可進入禪定,禪定觀想,首要具有清晰觀想意象的能力,認清觀想對象的象徵意義,及保持對自我原始佛性的認識才易進入,進行禪定修行,應讓心處於自然狀態中,一切沒有真正具體感,一切沒有真實存在感,讓念頭自已生起並自已消失,終至完全解放念頭,心始終保持清晰和覺醒,沒有執著,終將念頭轉為智慧,轉為喜悅,終而體會出佛法的智慧、愛、慈悲和完美。

由佛法修行,透過心的根本本性,減輕對現象實體的執著和個別自我的執著,做到內心的轉換,內在轉化是辛苦的事,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可得到負面情緒的解脫,苦行目標在掌握心,使當下妄念依覺性而解脫,心可完全清晰的不受妄念纏住,得到不受外界動搖的內在和平和內心的喜悅,心寬廣而平靜,外表表現為不移的慈悲和堅定,解脫後能有更大的利他行動自由。

生命由「意識河流」的持續進行而顯現

哲學家的父親是無神論,認為有機體的身體一毀壞,生命自然而然消失了,學佛的兒子則指出,生命由「意識河流」的持續進行而顯現,意識河流由一串極短的剎那所組成,意識為無形而非不存在,生命在播下意識和行為來建立自已的未來。

兒子謂,意識非獨立個體存在,知覺和現象出現是瞬間無常,一剎那知覺中具客體和主體,現象為透過一串相互依存的原因和狀況的過程而顯現,整個現象世界無單獨獨立的實質存在物體,現象必須依附其他現象才可存在,相對世界的現象有其真實性,但現象背後無任何永恆的實體,因我執,把現象當成本自實存的個體,人們對現象的執著把自已困住了,人們要解脫出缺乏實質性的念頭,也要體悟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固定和永恆不變,不要成為感官世界的奴隸,若解脫出對現象的執著,用心觀之,就可體會到生命的「意識河流」。

佛家空性包含任何東西本質的潛能

父親謂佛法認為現象的究竟本質為「空性」,空性是一切虛空和全無,那一切還有什麼好談的,兒子謂,佛法的空性並非一切虛空和全無,佛家空性是絕對層面,隱含一切可能性,具足顯示無限一切的潛能,這一切可能性都是相互依賴,世界運作完全根據「因果定律」及「相互依存定律」進行,沒有任何東西是具體和永恆的,或具足的存在性,因不具真實存在才能讓現象無限制地被顯現,以佛家空性包含任何東西本質的潛能,才能讓現象無限制地被顯現。

兒子謂,以理性和道德性「宇宙定律」為基礎的西方哲學,其意義和佛學所謂的內心轉化有相通性,佛法以愛、慈悲、利他的「宇宙定律」得到人生快樂,讓生命有內在意義,佛法以心觀看世界,認為摒棄我執的無知,才會顯現悟出真正的智慧,是佛學的證悟哲理。

以佛法禪定消除我執可摒除潛意識屏障

父親認為潛意識是被壓制的記憶,於現代的心理治療模式,是無法以內省的方式進入潛意識,也無法以內省的力量去摒除潛意識的屏障,兒子則說,佛家認為潛意識為源自無數過去世的意識所集合而成,人的脆弱、緊張和多慮,是心靈上潛有過去殘留的習性念頭,至使壓制其內在自由最深沉的根源無法消除,佛法的心靈修持的根本目的在消除這些習性念頭,讓其內心發出真正平靜和滿足的光澤,而得到殘留習性念頭的消除,即佛法可以禪定消除我執的力量去摒除潛意識的屏障。

心靈層面應採由心體會

父親謂,今西方哲學一直無法認同佛法的以心觀看世界論點,另佛法一直無法取得相稱的科學印證,是佛法的不足處,兒子則認為,心靈層面應由自已親自以心去體會才會相信,心靈層面非為物質,物質可採科學印證證實,心靈層面不該採應用於物質的科學印證,應採應由心體會。

兒子又提到佛法的積極性,謂人類最大的威脅之一為陷入固定的模式,若僅依照自已思想方式而活是不夠的,生活的思考方式應是真正的佛家智慧方式,生活應掌握自已不屈服於負面意念,且不可失去對證悟本性的視野,個人心靈道路應走向完美,並對他人有貢獻,並要懂得「創新」,真正的創新是知道如何運用生命的每一刻,來完成自已鎖定的目標,創新是和他人的心靈相交通中,給予他人更有智慧和更為慈悲,而非只顯現個人個性。

 

:

「僧侶與哲學家」是本開智和心靈修持的好書,值得一讀,尤其本書面對嚴謹西方哲學思考模式的對談交鋒下,可從容不迫且極自然扼要的說出佛學哲理的卓越處,且本書在「禪定」和「心觀」有很好的見解和指點,有興趣者更應一讀。

最近聽由新光醫院精神科張尚文主任主講的「焦慮症的診斷與治療」,內容精彩實用。

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是以反覆並持續的伴有焦慮、恐慌症狀和自律神經異常而表現出的精神官能症障礙。常見的焦慮病症有恐慌症、強迫性症、畏懼症、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張醫師提到,每四人中就可能有一人得到焦慮症,每人一年中的得病機會為17.7%,一生中的男性得病機會為19.2%,女性為30.5%,長期不治療的焦慮症,40-50%有可能成為憂鬱症,從平均盛行率顯示,焦慮症佔人口的4-6%

在醫學上認為,焦慮症可由下列成因引起:

1.個人身體較易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潛有甲狀腺亢進、易低血糖。

2.個人心理較神經質、易緊張、要求完美、專注工作並責任感重、欠決信心、不敢推掉負荷過多的工作,凡事都必須自行過目處理才放心。

3.環境處於長期高度緊張壓力,或受失業、患病的負面事情打擊。

4.因酗酒、煙癮、濫用藥物的不良生活習慣,於平常使用的藥物,如類固醇、胰島素、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咖啡因、抗憂鬱劑的百憂解(Fluoxetine)等,都可能出現焦慮症。

焦慮症的「神經學影像」的檢查似乎有些異常,患者的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血清素、GABAglutamatedopaminenoradrenalin有出現失衡。

焦慮症的治療,一般以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為主,也會用抗焦慮劑Benzodiazepam(BZD)的快速減輕焦慮症狀,抗憂鬱劑於二至四週才可逐漸看到臨床效果。

張醫師也特別強調,焦慮症的治療也可採「認知行為治療」的心理治療,若採「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的相成相輔治療,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法。

   有關「認知行為治療」,於「僧侶與哲學家」書中,學佛的兒子謂人的脆弱、緊張和多慮,是心靈上潛有過去殘留的習性念頭,至使壓制其內在自由最深沉的根源無法消除,佛法的心靈修持的根本目的在消除這些習性念頭,讓其內心發出真正平靜和滿足的光澤,而得到殘留習性念頭的消除,即佛法可以禪定消除我執的力量,以摒除潛意識的屏障。

學佛的兒子又提到,因我執,把現象當成本自實存的個體,人們對現象的執著把自已困住了。

  所以,若個人以愛、慈悲、利他做佛學的心靈修持,讓內心轉化,成就更有內在意義的生命,我個人認為,如此對脆弱、緊張和多慮等負面情緒的消除,一定有很大的助益好處。

 

參考資料:

1.      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Jean-Francois Revel, Mathieu Ricard); 賴聲川譯. 台北市:究竟,2014.02

2.      張尚文(2013)。焦慮症的診斷與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新光醫院精神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治療肺癌新趨勢


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系列

(2014520)

 

治療肺癌新趨勢

蕭偉傑中西醫師

 

台灣每年有將近一萬一千人罹患肺癌,超過八千名因肺癌而死亡,肺癌近年來已經成為國人癌症死亡原因第一名,主要原因為診斷出時有80%病患為末期肺癌。

最近聽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有關「肺癌篩檢及手術的新發展」的演講,內容極為精彩和實用,提出和大家分享寶貴醫學新知。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療效佳

於病理上,肺癌可分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以化學療法為主,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則可以外科手術治療,不僅有長期存活,甚至有完全治療的機會。

於臨床上,肺癌則分兩種,第一種為肺癌第一期,佔20%5年的存活率近達100%。第二種為肺癌第二、三、四期,一般存活率為1年,用標靶治療存活率為2年。

引起肺癌的原因未知,二手煙、炒菜油煙、個人體質、家族遺傳基因、曾肺部感染、空氣中的微粒子(PM2.5)都是可能原因。

目前治療肺癌新趨勢,可以肺癌篩檢及手術新發展分成四大類:

一、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選:

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選比傳統胸部X光更可偵測更多初期肺癌,並減少20%死亡率,費用每次約為6000元,45歲以上可考慮檢測。

低劑量電腦斷層為不注射顯影劑,低劑量為胸部X光劑量的30倍,不若一般電腦斷層X光劑量的200倍,其缺點為淋巴結偵測不出,肝臟、腹部有轉移不易測出。

偵測中,若出現結節,應分別是屬於慢性發炎、肺結核或腫瘤? 若是懷疑腫瘤結節應於何時介入處理?

腫瘤結節介入的處理可分:

1.實心結節,小於0.5公分可先觀察,大於0.60.8公分,先予電腦掃瞄進踪,不需要急迫開刀,有變化再處理,至於大於0.8公分要做正子攝影檢查。

2.毛玻璃狀結節,因此類結節的惡性機率大,若大於0.5公分,有變化則手術治療,若大於1.0公分,不消失大小則則手術治療。

二、減少胸壁創傷:

「胸腔鏡手術」目前於診斷方面可做不明原因之肺結節或腫瘤的切片手術,可做肋膜積水是否為惡性腫瘤所引發的診斷,也可做縱膈腔淋巴腺或其他肺臟部位有否轉移的診斷。

於治療方面,胸腔鏡手術可做肺楔狀切除術(wedge resection)、肺節切除術(segmentectomy)、肺葉切除術(lobectomy),甚至做全肺切除術(pneumonectomy)。目前認為肺癌的腫瘤較小,且沒有淋巴結轉移的第一期肺癌,是最適合利用胸腔鏡手術進行治療。

採胸腔鏡手術,其療效和傳統開胸手術比較,胸腔鏡手術的局部復發率沒有差別,遠處轉移率較低,5年死亡率較低。

三、減少肺實質切除:

肺實質切除不再重生,肺葉有5葉,若切除一葉會有喘氣,切除二葉會很喘,切除三葉會無法呼吸。

肺實質切除的肺楔狀切除術(wedge resection),適合於小於2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曾做過肺臟切除術、年齡大、心肺功能較差者。

原則上,愈早期診斷出的肺癌,肺部切除比例會減少,若第一期肺癌做局部切除後,治療失敗的原因為已轉移及局部復發。

四、減少麻醉創傷:

肺臟手術之麻醉需要將手術側之肺臟塌陷後再開刀,必須使用特別的氣管內管做插管治療,出現的併發症不少,現使用「胸椎硬脊膜外麻醉」的免插呼吸管胸腔鏡手術,是可行且安全的。

免插呼吸管胸腔鏡手術使腦部的併發症減少,做免插呼吸管麻醉有3.4%於手術中會改為插管手術。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