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認識失智症

蕭醫師自然療法-

日惠醫學新知-
(02/05/2013)
認識失智症
                 蕭偉傑中西醫師

失智親人是家人心中的痛
一位茹苦含辛的媽媽將女兒辛苦養大,等到女兒開始可以賺錢報恩媽媽時,媽媽因失智症而認不出女兒。
一位婆婆上餐桌時不想吃,因她要將好菜留給她兒子吃,但她兒子去看她時,失智婆婆並認不出自已的兒子。
失智親人常是家人心中的痛,失智老人的最簡單診斷為「老人對日常生活失序了」,全台估約有19萬名失智病患。

失智症對短期事物完全忘記
年齡變老,腦細胞都會自然凋萎,對日常生活並未有大失序,即偶而失智,爾後又記得,並非失智。如何分辨是老化或失智? 老化可能突然,但失智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對失智症最簡單可做個5分鐘三個問題的簡單測定,如詢問病患早餐吃什麼?早上如何到醫院的? 昨天晚上做了什麼事?

日常作息可略看出失智症候
日常作息可略看出的失智症候,如忘記已吃完飯,忘東忘西、藏東藏西的找不到東西而懷疑他人偷走,重複發問相同問題,買過的東西會重複購買,炒菜加太多的鹽,炒的時間太長或太短,冬天不知多加添衣服,懷疑他人亂偷東西或另一半有外遇,看到死去的人回來談話,看到蛇、螞蟻在家中亂爬,深夜找人閒聊,對景物巷口變得迷糊而不知如何回家,凡事被動行事,把東西放於不適當地方,個性好像變為另一個人。

腦部退化為失智症主因
腦部退化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佔全部失智症的50-60%本病少發生於60歲前,最初症狀以短期記憶變差,而長期記憶不受影響。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可發生於50多歲,比率少於4%會出現人格變化、判斷力障礙或語言表達困難,讓家人認為突然變為另一個人。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出現幻覺幻聽,如看到死去的人回來談話,看到蛇、螞蟻在家中亂爬。
腦血管意外和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佔失智症的15-20%

應辨別可逆性失智症得以治療改善
可逆性失智症包括水腦症、腦瘤、硬腦膜下腔出血、低血糖、甲狀腺功能過低症、慢性肝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缺氧性腦病變、腦部感染、神經性梅毒、愛滋病、庫賈氏症、維他命B12缺乏症、長期酗酒、慢性藥物成癮、重複服藥的吃太多藥、慢性金屬中毒、憂鬱症,常可經治療後而得到病症的改善。

用藥治療失智症是有意義的
目前以「乙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bibitor)為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此藥可增加病患腦部乙醯膽鹼酶的含量,延緩病患認知功能的衰退,但記憶力還是會繼續喪失。
基本上的用藥對失智症是有意義的,可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失智症家人負擔很大需受關注
失智症家屬的心聲為:「最痛苦的是我家屬呀」,即當診斷一個失智症病患同時,另一位病患隨之產生(照顧者)
老人失智症常讓家人無法休息,耗盡家人所有精力去照顧,家庭負擔耗費大,家人常沒有時間睡覺或無法安心的睡,也會導致夫妻不和婚姻破裂。
家人可考慮將患者白天送到專門照顧失智患者機構照顧或和照顧失智患者機構經常連繫請教經驗,以求得對患者和家人都有最佳助益的照顧方式,如市立台北仁愛醫院就有此專門機構。

失智症專門照顧機構可得好的助益
早、中期階段的失智症患者,不宜送到安養中心,因失智患者會認為被拋棄感的使病情加劇變差,白天送到專門照顧失智患者的機構,因機構中有短期教育,音樂欣賞,帶著運動,教導上廁所,鼓勵洗澡,身體按摩,放映親人影片的加深親人記憶,餵食小鳥或魚的激發心靈等各項身心治療,可讓患者有家的感覺,再於晚上接患者回家,可改善老人家急燥不安行為或被拋棄感覺。

家人應事先處理財產問題
失智症中晚期會在思考上、判斷上和行為上失序,可能將名下的財產金錢一下子要給予大兒子,隔天又要給予小兒子或女兒,有些家庭會出現財產糾紛,所以家人應事先處理,以防範於未然。

防範失智症宜多動腦多學習
不動腦,腦細胞會退化,多用腦,可多防範腦細胞退化,目前認為地中海飲食、多動腦力、多學習、多運動、良好控制身體潛在疾病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都會有助益失智症的防範。
地中海型飲食的食譜為:
1.多食根莖蔬菜、番茄、大豆、堅果、種子食品。
2.家禽肉、魚和乳製品低量至中等量的攝取,牛、羊、豬等紅肉則少少量攝取,但少脂肪的優格和乳酪可每天食用。
3.蛋宜每週四顆以內。
4.每天多吃水果,平時甜點則以有甜度的水果取代。
5.沙拉與食物多以橄欖油調理,橄欖油為食譜中不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
6.每天至少喝六大柸的水。
7.飲用適量的酒。

:
個人認為食療中的人參、黃耆、熟地黃、紅棗、麥門冬、龍眼、核桃、花生、洋蔥、南瓜、黑芝蔴、百合、香菇,具有補益體能和抗老化的好處,應可為失智症者的助益食療。

參考資料:
1.     甄瑞興(2010)。失智症診斷與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仁愛院區神經內科。
2.     甄瑞興(2010)。失智症全方位治療-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之重要性。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仁愛院區神經內科。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久咳多痰易喘應考慮慢性阻塞性肺病

蕭醫師自然療法-
醫學新知-
      久咳多痰易喘應考慮慢性阻塞性肺病
                                        蕭偉傑中西醫師

慢性阻塞性肺病應早診斷早治療
最近聽了幾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演講,演講醫師一直強調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應早診斷和早治療,因病患常於肺功能下降至50%,出現明顯不舒症狀時才開始治療,若提早治療,對病患應更有助益。

症狀常出閱慢性咳嗽、痰多並走路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抽菸、空氣污染、反覆性呼吸道感染、過敏、缺乏抗胰蛋白酶、長期暴露於矽、棉絮、煤、石化等工業污染物質、年齡老化有關,症狀常出現慢性咳嗽、痰多,走路喘、爬樓梯喘的症狀,並併有為呼吸困難、活動力下降、胸部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和生活品質差。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就如「碎海綿」
慢性阻塞性肺病含「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為支氣管內壁腫大、纖毛活動受損、黏液分泌物增多、咳嗽、容易感染肺病,常見症狀為慢性咳嗽和痰多。
「肺氣腫」為肺泡破裂形成大的氣囊、肺的彈性減低、呼氣困難、不易有效咳嗽,肺氣腫會使橫膈膜下降,橫膈膜佔呼吸力的70%,橫膈膜下降會出現喘氣和呼吸困難。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就如「碎海綿」,病症常會往下惡化而不會往上改善。

由一樓爬至二樓會喘氣是肺功能已變差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發生於40歲以上的人,男性多,應是愈早診斷,愈早治療為更佳,只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肺功能為70-80%會出現輕微症狀時,很少人會接受治療,待至肺功能為50%時才開始治療,時間為太慢些了。
如何簡易測知肺功能不佳,若人的爬樓梯,由一樓爬至二樓就出現喘氣,就該檢查是否已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早期有效治療可防範惡化並提升生活品質
慢性阻塞性肺病分為肺氣腫型(emphysemapanlobular)和支氣管炎型(centrilobular)兩型。
肺氣腫型選用抗膽鹼藥物的Spiviva(Respimat)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支氣管炎型具有潛慢性支氣管炎,若患者好好的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ICS/ LABA)的如高劑量的Serotide (Fluticasone propionate1000mg/ salmeterol 100mg),可以有效降低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炎反應,而得到較好的療效包括降低17%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4%缺血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並可有效的防範本病25-31%的惡化。
若治療中達到防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惡化,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擁有更美好的生活,且可降低死亡率。

參考資料:
1.     高尚志(2012)。慢性咳嗽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鑑別診斷。台北市醫師公會。新光內科。
2.     古世基(2013)。慢性阻塞性肺病最新診斷及治療趨勢。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大胸腔內科。
3.     慢性阻塞性肺病衛教手冊。台灣COPD診治指引修訂工作小組編著。台灣百靈佳印刷。
4.     邱國欽(2013)。臨床診斷如何鑑別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台北市醫師公會。羅東聖母內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肺癌危險族群宜做低劑量電腦篩選

蕭醫師自然療法-

肺癌危險族群宜做低劑量電腦篩選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聽了多場肺癌的演講,上週則由新光醫院內科葉育雯醫師主講有關肺癌診斷和治療的演講,葉醫師講的很好,並於演講中一直強調,肺癌危險族群每年宜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掃瞄」的篩選肺癌,個人也認為重要,故將其觀點精要,提出為大家分享。
演講中提到,肺癌是一高致死率的癌症,全球死於肺癌的人數為所有癌症之冠,七年來癌症一直為國人的首位死因,肺癌出現症狀並不明顯,咳嗽很久也未必是肺癌,有症狀再診斷出,80%已來不及,肺癌常會經淋巴轉移至骨骼、腦部,存活不到一年。
肺癌的死亡率很高的主要原因為肺癌「不易早期診斷」,有一半以上的肺癌是在末期才被發現診斷出,另一是肺癌很「容易擴散轉移」,又於局部治療後,常常「易有復發轉移」的現象。
1980年以前,肺癌的化學治療是乏善可陳,之後「鉑」在肺癌的治療上有顯著的功效,使後期肺癌的存活率從2-4個月提升至6個月,自1990年後期,platinum doublet(cisplatincarboplatin加上另一化療藥品)開始被廣泛使用,再加上近年來標靶治療藥物的推出,更為晚期肺癌病患帶來新希望。
肺癌的種類繁多,臨床上分「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於台灣的肺癌,非小細胞癌佔91%,其中肺腺癌佔55%,而小細胞癌只佔9%
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的治療有些差異。
肺癌的預後,「非小細胞癌」的五年存活率為52%以下,若已出現遠端轉移,五年存活率為約為4%
「小細胞癌」的五年存活率為31%以下,第三期後為<10%以下。
若平時使用胸部X光和痰液細胞學檢查的篩選,並無助於肺癌一病的預防,即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公認符合經濟效益而且安全有效的肺癌篩選方法。
但研究中發現,若於高危險族群的抽煙者或曾抽煙者,每年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的篩選肺癌,可有意義的篩選出肺癌病例,且可減少20%的肺癌死亡率,並其篩選效果更優於女性的每年使用「乳房攝影」的篩選乳癌。
肺腺癌於1.5公分會開始轉移,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於3.0公分開始轉移,低劑量的電腦可掃瞄至1.0公分,或甚至於至0.5公分的肺腺癌,新光醫院於6000例的低劑量的電腦掃瞄肺癌中,發現90例的不正常,經開刀有60名為早期的肺腺癌。
屬於肺癌的危險族群:
(1)50歲加上抽煙加上有肺癌家族史者。
(2)50歲加上老煙槍者。
(3)50歲加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老舊型肺結核者。
即以上都該考慮做低劑量的電腦掃瞄的肺癌篩選。

參考資料:
1.     褚乃銘。(2006)肺癌治療的最新發展。台北市醫師公會。和信血液腫瘤科。
2.     高尚志。(2011)。肺癌標靶治療的最新進展。台北市醫師公會。新光胸腔內科。
3.     葉育雯(2013)。最新肺癌之診斷與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新光內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八寶茶養血滋腎可延年益壽


蕭醫師自然療法-

八寶茶養血滋腎可延年益壽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讀了「回族醫學」,回族的醫學理論基礎以「清純真一」為核心,其醫理肯定世界為物質,認為世界是具運動性和變化性,稱大自然化生之始為「元氣發露」,「元氣」分陰陽,陰為「水」、陽為「火」,水火相交,造出「氣」和「土」,「水、火、氣、土」稱「四元」,為先於天地定位的世界。

  「四元」再共生「金」、「木」、「活」,「金、木、活」稱「三子」,金子造出金礦玉石,木子造出草木禾稼萍藻,活子生出人類和萬獸生物,「三子」旨在化育萬物,如此演進,世界變為繽紛多釆的世界,真是很奧妙又具科學觀察性的理論。

  書中有提到回族的「蓋碗茶」,非常特別,也是非常保健養生的茶,提出和大家分享。

  蓋碗茶的特別處為於茶葉中,又同時加入枸杞、紅棗、桂圓、核桃仁、芝蔴、橘皮、水果乾、冰糖等八味保健養生中藥,名為「八寶茶」。

  八味保健養生中藥,中醫稱「枸杞」可養肝明目、潤肺益精,久服輕身不老,「紅棗」可益氣養血、生津安神,久服輕身延年,「桂圓」可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核桃仁」可溫補黑髪、強健筋骨,多食令人肥健,「芝蔴」可補五臟、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橘皮」氣味芳香,可行氣健脾,「水果乾」含維生素和營養素,營養健康又可抗衰老和抗癌,「冰糖」可益氣補虛、生津潤燥。

所有「八寶」都是極佳的保健養生中藥材,加上主味的「茶葉」,可清頭目、安心益氣,久服輕身耐老,使「八寶茶」味香好喝又保健,是很值得大家泡喝。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保護突然發作癲癇患者的安全步驟


醫學新知-

保護突然發作癲癇患者的安全步驟

                            中西醫師蕭偉傑

            

曾於電視報導中看到於急救癲癇發作病患時,有人用力撐開病患牙關,是正確嗎?

最近聽了幾堂癲癇專科醫師的演講,於此提出有關急救癲癇發作病患的安全步驟。

全身性癲癇發作的病患需將牙關用力撐開嗎?

全身性癲癇發作時的患者會出現僵直陣攣,並意識不清的口吐白沫時,不可強制的硬要將患者的口撐開,亦勿置入壓舌板,其危險包括患者會咬到或咬斷他人手指,亦會患者的牙齒弄斷及使患者的口腔會受傷而出現潰瘍。

於患者開始發作時的數十秒時間,患者並沒有呼吸動作,此時硬要將患者口腔撐開並無大意義。

患者癲癇發作時會咬到自已舌頭機率為20%

於癲癇發作時的最重要處置是讓患者側躺的讓唾液流出,讓患者呼吸道順通,可用毛巾保護患者的頭部和身體,以防範患者身體碰撞到周遭硬物,宜解開患者束緊的衣物,清醒前不可餵食任何東西,患者發作結束後,要讓患者安靜休息,並看護患者至清醒。

如何保護突發作的癲癇患者?

我們該注意的是如何保護突發作的癲癇患者,其安全步驟為:

1.      首先我們看到癲癇發作患者,我們要鎮靜處理,患者突然倒下時或肢體強直、痙攣時,我們要保護患者頭部、身體、四肢不受撞擊或摔傷。

2.      對患者肌肉出現強直、痙攣,我們不要強壓,另在處理牙關緊閉時,「未緊閉前」可先以手巾放置齒間,防範牙齒咬傷舌頭,但「已出現牙關緊閉」,勿強行用硬物撐開患者牙關,如此對患者無幫助且恐被患者咬傷,另還恐弄斷患者牙齒,造成牙齒梗塞患者氣管。

3.      患者口吐白沫,要將患者的頭偏一邊,以讓白沫流出,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4.      發作1-2分鐘後,患者自會逐漸甦醒,不必每次都送急診,但若患者有受傷,發作後患者未甦醒,發作時間大於5分鐘或在一小時內連續發作三次就該送急診處理。

 

參考資料:

1.      曾元孚(2013)。成人/小兒癲癇面面觀。台北市醫師公會。國泰腦神經內科。

2.      顏得楨(2011)。癲癇之診斷及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毒物科。

3.      賴其萬(2007)。癲癇的診斷與治療。台北市醫師公會。和信治癌中心神經科。

4.      陳倩(2013)。癲癇概論。台北市醫師公會。台北榮總神經癲癇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蕭醫師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