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萬病之王


蕭醫師自然療法-
萬病之王

                 -從癌病治療史瞭解防癌之道
                                         
                                                    蕭偉傑中西醫師

最近於書店看到「萬病之王」一書,是由一位美國腫瘤科醫師所寫有關腫瘤的書,初看內容,是本好書,買回家細讀後,更認為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萬病之王」是在回顧百年來的癌病治療史,書中說出當初醫學對癌症是多麼陌生,但無助病患一直引頸期盼治癌新法的出現,一有治癌新法的出現,患者莫不前仆後繼的投入治療,其情況就如書上所逑「患者就像有桅杆無帆的船,茫然於波濤洶湧的未知海域中獨自漂流」,或說「將患者於睡中喚醒,要病患掛著降落傘,再將推入沒有地圖的陌生土地」,一語道出癌症病患的艱困治病辛酸史,讀完感觸很多。

最近我聽了多次的乳癌演講,主講醫師都提到,乳癌的患病率雖愈來愈多,每年會有約8%的增加率,但死亡率持平,未出現愈來愈高。
目前治療乳癌的模式,大致會依不同的乳癌分期做不同的外科手術治療,80%手術後的患者要加做「化學治療」。若為早期乳癌,會選擇「乳房保留手術」,只將乳癌局部切除,再加做「放射線療法」。對於「腋下淋巴結」的清除,會以「前哨淋巴結」的先切除1-3顆做病理檢查,無轉移時,就不做腋下淋巴結切除。至於腫瘤太大,有淋巴腺轉移,有腦或骨骼的轉移患者,則要做乳房全手術切除、腋下淋巴結清除、放射線治療、化學療法、荷爾蒙療法
乳癌的患病率雖愈來愈多,死亡率却持平,除了治療方法的進步外,「乳房攝影」的早期篩選出乳癌亦功不可沒,所以現在的乳癌專科醫師和腫瘤科醫師都會遵循一定有效模式診治乳癌

我本來想在萬病之王」一書中看到治療癌症的新見解,細讀中發現萬病之王」的重點雖在敍逑百年的癌病治療史,卻治癌的新見解在百年中一直源源不斷,下面我就以乳癌為例,說出「萬病之王」一書給我上了一堂在課堂中所學不到的一課。
從「萬病之王」的百年癌病治療史可以知悉:
一、乳癌的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
1891年開始,乳癌的治療是採「廣泛的全乳房切除手術」,將乳房全切除,並加上切除胸大肌、胸小肌、腋下淋巴結,甚至有醫師會切開鎖骨以將淋巴結清除乾淨,當然有極少部分醫師並不贊成全部乳癌病患都做「廣泛的全乳房切除手術」的醫師,因當時有統計,於治療76名患者中,40人愈3年依舊存活,36人術後3年內都死亡,認為疾病的癒後和手術切除範圍多大無關,和癌症的侵襲範圍才有大關係,但不為當時外科主刀醫師認同。
1896年開始嘗試以X光治療局部的乳癌,但過量的X光常使病患留疤、失明、灼傷和致癌。
1924年開始提出若採用小手術的局部除去乳房腫瘤後,再以放射線照射乳房,病患不做淋巴結切除,不切斷或開鑿鎖骨,不做6-8小時的「廣泛的全乳房切除手術」,其復發率並不比全乳房切除手術為高,但無法進入主流。
1963年提出乳癌手術後,若使用化學療法清除洗滌殘餘的癌細胞,有減少復發的好處,但當時的外科主刀醫師並不相信化學療法的好處。
1975年有研究指出,乳癌於術後無化療者,有1/2復發,有化療僅1/3復發,且每6患者中有一人因化療而乳癌不再復發,化學療法才受到更多的重視。
1980年的治癌新趨勢為「自體骨髓移植」加上高劑量的化學療法,方法是將病人的骨髓內的造血細胞先抽出冷凍,接著將超高劑量的化學藥物注入病患體內以徹底殺死癌細胞,化療後再將冷凍的正常骨髓造血細胞解凍,重新植入病人體內,長出正常造血細胞。於1991年至1999年,全球約有四萬婦女因乳癌做了此類治療,最後以「沒有可見更佳療效的好處」一語做為結語。
1981年醫界發表治療乳癌,以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單純性乳房切除術、乳房腫塊切除術加放射線療法等三組做比較,結果謂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的存活、復發、死亡率都沒有獲得明顯的好處,此距乳癌患者1891年開始採廣泛性全乳房切除手術已逾90年。

二、乳癌的荷爾蒙療法
1896年時,有一醫師為三位局部嚴重潰瀾之乳癌患者做了「卵巢摘除手術」而得到有意義的治療效果,但「卵巢摘除手術」治療乳癌一直不列入治療乳癌的主流。
1968年發現乳癌細胞中,有一種為含大量雌性激素受體的「ER陽性乳癌細胞」,一種為僅含少量雌性激素受體的「ER陰性乳癌細胞」,於1973年,以新藥的雌性激素阻斷劑,對「ER陽性乳癌細胞」產生極大的抑制好處,1977年發表,乳癌細胞僅擴至腋下淋巴結的ER陽性乳癌患者,手術後使用雌性激素阻斷劑,可使復發率減少近50%,且對50歲以上的婦女更明顯,1980年才將荷爾蒙療法列入治癌療法之一,目前此類最常用的有效藥為Tamoxifen

三、乳癌的乳房攝影篩選
1913X光發現癌細胞組織內有微小的鈣質,當時沒人注意,也沒有繼續更深入的研究,1971年才開始發表乳房攝影的鈣化點可篩選乳癌,並可減少40%的死亡率,引起大家注意,2002年在大規模研究中確定,以乳房攝影篩選可使55歲至70歲婦女減少死亡率20-30%,但對55歲以下則看不出有什麼好處,於2005年發表研究,謂美國乳癌死亡率降低24%,原因為乳房攝影使減少12%,化學療法使減少12%
  看了萬病之王」一書,非常慶幸和佩服人類智慧在治癌醫學的不斷突破發展,相信醫學有一天一定可以很有保握的治療癌病。

  想強調一點,書中很多篇幅在說出「癌病預防醫學」的重要,如提到於1761年就已開始知道口嚼菸草可使唇、嘴和喉嚨致癌,但一直無人理會,1951年以醫師群做統計,統計出789名死亡者中,36人因肺癌死亡,而此36名死亡者全都吸菸,但研究並沒有引起社會的注意,大眾持續抽著菸煙,不將抽菸煙和肺癌牽上關係。至1963年有病理報告中指出,長期吸菸者的肺部,於曝露最高濃度焦油的支氣管最外層細胞有變厚腫大,很少數人出現暗色細胞核的不規則塊狀異常細胞,為癌變細胞特色,可轉變為具侵略性的肺癌細胞,大家開始警惕出抽菸和肺癌的關係,美國遂於1964年建議於菸盒上印上警語,1971年停止一切菸煙的電視廣告,1994年菸草公司付出巨額賠償費,終將菸草煙霧歸為致癌物。

  書中提到目前美國的肺結核病例很少,此和人們營養足夠,居住環境的改善、污水處理做好,公共衛生進步有關,此就是預防醫學的好處,所以做好癌症預防醫學,如避免接觸致癌物,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做乳房攝影的篩選乳癌,及個人的健康飲食運動習慣,對癌症的預後都有絕對的助益。
  近日聽了馬偕醫院外科權威許自齊教授演講的「大腸癌十問」中提到大腸癌的保健預防之道為,於40歲以上,不論男女,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一次,至少每二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檢查,高危險群宜做大腸鏡或大腸造影檢查。飲食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喝酒適量,多食高纖蔬果,多食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

  所以在讀完萬病之王」一書,個人覺得目前醫學對癌症一直在深入探討研究,但要能到達透徹暸解,尚需一段時間,癌症並不容易治療,所以平時做好癌病的預防醫學,多保健自已,應是我們個人目前最可行的防癌和治癌之道。


推薦好書:
書名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作者:  Siddbartha Mukherjee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2012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端午節的藥草養生觀


日惠健康食療-
        端午節的藥草養生觀
                                  
                蕭偉傑中西醫師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為佩香荷包、揷蒲劍束,洗香茅草、裝午時水,做百草丹、喝雄黃酒。
  五月是午月,五日是午日,端是第一,今日五月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午月午日,故謂端午節。
  古諺:「未食五月棕,破裘不甘放」,此說出未吃棕子以前,氣溫尚會時冷時熱,所以防寒還是不敢收起來。

  午屬火、屬熱,端午節的午月午日後,天氣開始邁入炎熱季節,萬物滋生,病媒蟲害增多,端午習俗就是利用各種避邪方法提醒人們,炎熱的氣溫開始了,大家要注意防範各種傳染疾病和蟲咬蛇傷事件,其意義為端午節的藥草養生觀,也是一種預防醫學,其代表的意義如下:

 1.香荷包: 以小布袋裝入含靈香、排草等香草的「百草粉」,有驅邪、逐臭、排毒的作用。
 2.蒲劍束: 由石菖蒲、虎艾、榕樹枝三藥草束成,「石菖蒲」葉如利劍,秉芳冽正氣,可辟邪,藥效功於開竅、豁痰,「虎艾」為艾草,艾草具純陽之性,可祛除陰氣,轉肅殺為祥和,藥效功於溫經、逐寒濕,「榕樹枝」在清掃家中穢氣以保平安,藥效功於祛風濕疼痛。
 3.洗香茅草: 香茅草芳香辟邪,可驅蚊驅蟲,將香茅草一大把,煎水後當澡水浸泡,可疏風通絡,緩解全身酸痛。
 4.裝午時水: 端午節上午11時至下午1 時,為午月、午日、午時,收集裝滿的山泉水,為最乾淨的水,可治炎熱諸疾。
 5.做百草丹: 端午節午月、午日的草皆無毒性,可採百草,燒成灰,存藥性,做成百草丹,以治炎熱夏季疾病。
 6.喝雄黃酒: 雄黃酒出自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娘娘因喝下雄黃酒而現原身,後世習俗的喝雄黃酒,或於家中四周灑雄黃酒,是讓妖魔現身,作用在趨吉避凶。雄黃為二硫化砷,中醫外科用於治疥癬、癰疽之症,含有劇毒,不可飲用。
  以上為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趣談,多瞭解習俗,更添熱鬧,更增多佳節氣氛。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信念的力量

蕭醫師自然療法-
信念的力量

              蕭偉傑中西醫師


疾病常由多基因加上不良環境所造成
基因DNA可將生物形體代代不變相傳,現在遺傳學主流派認為基因主宰生命的一切,醫學也風行「基因說」,認為很多疾病和基因有關,疾病的治療若從基因方面去改造,可治療很多疾病,醫師也相信化學物質的藥物才能改善身體失衡疾病,而少考慮「意識能量」亦可改善身體失衡疾病,其實疾病由先天性基因引起的約佔5%,其他95%疾病是由多基因加上不良環境所造成。
最近到書店逛逛,看到一本「信念的力量」,英文書名為「The Biology of Belief」,心想居然有人以生物學的觀點論述信念的力量,作者為細胞學家,很感興趣,就買了一本回家看看。
作者Bruce Lipton博士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終身職細胞學教授,工作和教學都是在培養和研究細胞,培養中發現細胞是有感知的,是一個終其一生在尋求最有利的環境生存的小小生命,細胞遇到養分會趨往靠去,遇到毒物會遠離開。

細胞膜以接受體溝通細胞內部和外面世界
遺傳學家都認為具基因DNA的細胞核是細胞的腦,Lipton博士就將細胞核移除,結果無核細胞和有核細胞同具生命活性,Lipton博士認為「細胞膜」才是細胞的腦,「細胞膜」具有極多「接受體」,細胞膜以「接受體」溝通細胞內部和外面世界,透過「接受體」接收「環境信號」,再將「環境信號」傳至內部出現反應,才有細胞的生命活性。

細胞真正生命活性和環境信號息息相關
 Lipton博士不認為「基因主宰細胞的一切生命」為正確的說法,他認為基因DNA所遺傳為僅為物質形態和基本反射行為,但真正的細胞生命活性是由「環境信號」賜予的,環境中的鉀、鈣、氧、葡萄糖、組織胺、毒素、酶、荷爾蒙、水、光線、溫度才是真正組成細胞的生命活性。
有一刺鼠媽媽,先天體質就是肥胖並易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但若餵食含了甲基的補充劑,會產下正常、瘦壯的小鼠,此說明外面的「環境信號」可讀取和啟動基因藍圖,而有形體差異和不同層次生命活力的展現。

能量可改變身體最基本微小部分
Lipton博士認為,人體較高層組織可依「物質原理」解釋,但人體中微小的分子、原子則要以「能量理論」解釋,因人體的大部分生理障礙都起始於細胞的原子、離子層次,爾後才會再出現物質結構的組織病變。
「環境信號」包括物質和能量,治病用的藥屬物質,可改變細胞生命活性,人的「意識」是能量,亦屬「環境信號」,也可改變細胞生命活性,能量會比物質更快速的影響生命活性。


低等生物以潛意識反射動作謀生存
基因相傳包含細胞的「潛意識」,愈低等生物愈會以「潛意識」的反射動作去謀生存,人類有高超智慧,會以新的「學習意識」加上「潛意識」謀生存。
基因DNA可代代相傳,可遺傳具「接受體」的形體及謀生存「潛意識」,個人的潛意識可因「信念、開悟、椎心痛的領悟」而自我重新設定「潛意識」成為「創新潛意識」。

智慧生物以創新潛意識提升生命活力
「創新潛意識」是能量,也是環境信號之一,可讀取和啟動基因藍圖,展現不同層次生命活力,「創新潛意識」亦可藉著基因DNA傳至下一代。
人的「潛意識」常會抗拒新的「學習意識」,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應讓其潛能盡量展現,故父母親要善盡親職的提供小孩良好的「環境信號」,讓小孩於無有恐懼,於無有宿命限制的意識中成長,用「創新潛意識」去讀取和啟動基因藍圖,發揮身體最大潛能。
生物細胞形體為擁有極多「接受體」的形體,能接受多少環境信號就能出現多少的生命活力,具愈多「接受體」的形體,就能接受愈多環境信號,就會更有智慧。

特殊接受體接受不同環境信號而有相異生命
 Lipton博士認為生命是永恆的,每個生物形體都有其特殊的接受體,因接受不同的環境信號而展現出相異的生命,其實各相異的生命,都僅是宇宙萬有生命的一小片刻,宇宙萬有生命包今著一切一切的生命,今生結束了,若來世的物質生物形體中,出現了和我今世完全相同接受體的形體,將再出現屬於我的生命,我又可出現在這世界了。

:
本書是本值得讀的好書,其書名為「信念的力量」,為Lipton博士以細胞學家長期研究觀察細胞成長特性和其生命活力,總結出的心得,說出以信念的力量可以提升身體的活力及動能,為非常獨特和創新見解,是本值得深入探討和瞭解的好書
Lipton博士的「信念的力量」,和我於前面數篇的「不妨相信些超自然的療病能力」、「意義療法導出最有能力存活的生命」、「邁向另一世界」,都同屬於心靈療法的闡述,其中「不妨相信些超自然的療病能力」一書是以外科醫師觀點寫出,「意義療法導出最有能力存活的生命」是以精神科醫師觀點寫出,「邁向另一世界」是以拍攝記錄影片的導演觀點寫出,本書的Lipton博士是以細胞學家的觀點寫出,結果各人以自已觀點的結論中,都肯定「心靈療法」為有意義的身體療病佳法。


摘要自:
書名: 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
作者: Bruce Lipton, Ph.D.
譯者: 傅馨芳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成人的大腦可以重生和改寫


   
蕭醫師自然療法-

   成人的大腦可以重生和改寫

                            蕭偉傑中西醫師

傳統觀念對大腦有許多誤解,過去認為,大腦無法生出新的腦細胞,老年人學習能力不如年輕人,及智力高低取決於你有多少神經元及其運作速度有多快,其觀念正確嗎?

最近聽了由台大醫院精神科林信男教授主演的「保養鍛鍊你的大腦」,林教授認為「成人的大腦可以重生,且可改寫的」,否決了上逑的大腦傳統觀念

林教授提到,近來的研究已證實大腦有四個特徵:
1.大腦會因經驗和學習而不斷重塑。
2.大腦終其一生都會不斷製造出新的細胞。
3.腦細胞之間的情緒連結會隨著年齡成熟而更成熟。
4.老年人會更平均使用左右大腦。

若在高倍顯微鏡下,年長者的持續使用大腦區中,腦細胞會形成像樹枝錯雜的濃密森林,而年輕人的腦細胞就稀疏多,即在不斷的透過多年經驗、鍛鍊、日常生活的學習中,會讓神經元以新的模式連結起來,長出新的「樹突(dendrite) 並連結為「突觸(synapse)」,形立成更複雜的神經結構,如些多元的神經結構,就愈能抵擋外傷及疾病所造成的退化。

林教授引用美國精神醫學與放射線學教授的Andrew Newberg醫師,以腦攝影影像做佐證,說出「保養鍛鍊你的大腦」的佳法為:
1.多微笑。
2.要享受智能活動: 如下棋方式可保持智能的持續活躍,多閱讀好書亦可讓智能持續的活躍。
3.有意識放鬆自已: 如做丹田深呼吸、念佛珠的有意識放鬆身體緊張肌肉。
4.打呵欠: 打呵欠可有效減輕焦慮與喉嚨緊張,打呵欠可使人放鬆而迅速進入一種認知覺醒的高昂狀態,人若遇到棘手問題,可以打呵欠緩解焦慮和緊張。
打呵欠可自我引發,只要先假裝打呵欠幾次,真的呵欠就會出現,接著繼續做第十至十二個呵欠,雙眼濕潤了,人也清爽和放鬆,可呈現高度清醒。
5.冥想: 持續冥想二十分鐘至一小時可改變腦內神經介質,讓喜樂增強及降低沮喪。
6.有氧運動: 運動可強化腦神經的性能,維持大腦的健康,若更能將「靈性操練」與「運動」整合,類同所謂的「動禪」,兩者相成相輔,對腦神經性能更有助益。
7.對話: 通過對話,建立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腦部就比較不會退化。
8.信心: 使人能活下去的力量就是信心與盼望,在人的腦部,若左額葉較右額葉活躍,會使人顯出活力、熱情、快樂、感到幸福、積極向前、及產生正面情緒,若右額葉較左額葉活躍,會使人呈現擔心、不安、恐懼、悲傷、不快樂、憂鬱等負面情緒,讓人退縮、離群。
冥想和信心可提升左額葉活躍,增強正面情緒,尤其於有信心中,更滲入有慈悲心的冥想,對焦慮症、憂鬱症和認知障礙,更有極好的助益改善好處。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心靈瑜珈

                      心靈瑜珈                蕭偉傑醫師
 
最近看了一本「心靈瑜珈」,由印度精神導師Swami Veda Bharati 著作,我想知道印度瑜珈的自然養生智慧,就買一本研讀。
   Swami Veda導師精闢的自然療法觀點為:
 1生命由純潔性靈、心識能量、身體組合而成,疾病都由錯誤的心識引起,治病先治心。
 2以靜坐接觸生命巨流來滋養純潔性靈: 瑜珈靜坐要先將心思收回在當下,不要回憶過去,不要擔心未來,身體做瑜珈體位的極度放鬆身體後,靜心念、觀呼吸,持佛號,使清靜心念、放鬆身體、佛號三者合一,進入本我的生命根源巨流。
 3意志力決定著身體的健康長壽。
 4有豐沛心識能量才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存活: 心識要聚能,不可耗能,恐懼最耗能,愛最能聚能,急速呼吸是耗能,緩慢呼吸是聚能,憤怒罵人是耗能,靜心息怒是聚能,多慾為耗能,知足即聚能,胡思亂想入睡是耗能,冥想入睡是聚能,毫無條件的敬愛天地和以無私的心將世俗的責任完成是聚能。
 5疾病可因個人改變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並調節情緒而逆轉變好,無法逆轉變好的疾病為業障,要將疾病的損傷減至最少。
 6健康飲食為40%糙穀、20%豆類、20%蔬菜、15%水果、5%乳品。

   按:在醫學討論會,若演講主題和健康長壽有相關,醫師們在討論中都會有趣地談及有效的長壽之道。
   近日很好的主題就是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的「高血脂症」。
   心血管疾病佔死亡率的第一位,高達30%,其主要原因和高血脂症引起的動脈硬化粥狀硬化有關,目前熱門藥物的降高血脂藥「Statins」藥物,能很有效的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LDL-C)」值。據美國研究報告,低密度膽固醇每升高10%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20%,每降低高血脂症的1%低密度膽固醇(LDL-C),冠心症風險可以減少1%,且年齡愈低開始使用,得到的好處越多,所以有些醫師都會把「Statins」藥物當養生藥物在服用。
   養生長壽之道,若由不同領域進入,各有其價值所在,心靈瑜珈的從「心識能量」進入,醫學從「實質肉體」進入,異曲同功,有相輔相成的助益好處。
   心靈瑜珈為一本好書,值得細讀,尤其書中多次的介紹靜坐方式,值得想學習靜坐者研習。

 好書推薦:
 作者: Swami Veda Bharati
 譯者: 石宏
 出版社: 探索 三部曲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三月台北人行道的藥草

蕭醫師自然療法-
三月台北人行道的藥草
蕭偉傑中西醫師

三月春天的腳步來了,花神也攜帶著百花,灑遍大地,大地開始出現繽紛多彩的美麗花花世界。
台北街道讓花花草草成長的空間很少,但於人行道的植樹下小空地,偶而會看到讓人驚豔的小花朵,因季節有變化,有時為鮮黃色小花,有時為紫赤色小花,有時為藍色小花,若停步細看,會發現造物者的偉大,何以小花的花色會如此美豔,為何小花的形狀會如此細工細雕,更驚訝為有些小花草具有治療疾病的特性。
最近台北天氣放晴並暖和許多,走著並看看人行道的植樹下小空地或安全島,會發現盛開著具有療治疾病的藥草。

1.黃鵪菜(Youngia japonica):
於台北的人行道走著,看看路樹下小空地,常會看到直立一枝莖,莖上開著亮麗黃花的小花草,全草約20-60公分,葉呈羽狀深裂,花旁偶而會見白色冠毛,可隨風飄揚播放種子。
黃鵪菜為菊科植物,民間有時當野菜食用,將其嫩葉、嫩莖在洗淨後,浸淡鹽水的除去苦味後炒食,或直接將新鮮黃鵪菜清燙後食用。
中醫稱黃鵪菜性味微苦微寒,有清熱解毒功效,治咽痛瘡癤,外敷有治瘡癤腫毒、虫咬傷的好處。
提到黃鵪菜,一定要一起提到兔仔菜,兔仔菜(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和黃鵪菜同屬菊科植物,兩者很相似,常讓人分不清,只是兔仔菜的葉子較為修長平滑,葉緣少有羽狀深裂,花也微大一些,兔仔菜和黃鵪菜一樣,可當野菜食用,也可當藥草,兩藥草的療病功效相類同。
於草藥店常會採兔仔菜當「蒲公英」使用,蒲公英(Dandelion)大家較認識,同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為常用中藥,其性味苦、甘、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散腫功效,對金黃葡萄球菌有好的抑菌作用,中醫常以蒲公英治療感染疾病,如乳腺炎。


黃鵪菜


2.紫花酢醬草(Oxalis corymbosa):
走在人行道上,偶而會看到紫色透紅小小花,顏色甚鮮艷美麗,若近看會發現全花細膩工整,真是巧奪天工之美,就是紫花酢醬草。
小時候小孩會將細長的柄連葉摘取,將兩柄的雙葉相纏,孩子們便互相對拉,以決輸贏,很是好玩。
紫花酢醬草在中醫稱其性味酸,微寒,有清心安眠、清熱降火的功效,其成分含大量草酸,口味有些酸感,雖中醫有用藥記載,但現在少以紫花酢醬草入藥治病,我個人經驗為於爬山中有蚊虫咬而出現皮膚紅癢時,摘些酢醬草莖葉,揉搓後,擦拭癢處,常可快速止癢。
紫花酢醬草有另種「酢醬草」,葉片較小,開黃色花,功效和紫花酢醬草相似。


紫花酢醬草



酢醬草


3.車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
若於人行道的小空地和安全島上,處處可看到車前草,車前草很容易辨認,深綠色葉片,中間長出數支約15-30公分的穗狀花序長柄。
乾淨的車前草嫩葉可當野菜食用,車前草也為中醫用藥,中醫稱其性味甘、淡、寒,有利水通淋、祛痰止咳功效,用以治療泌尿道發炎和發炎性咳嗽症狀,據藥理作用,車前草有利尿作用,對金黃葡萄球菌有好的抗菌作用。
成熟後的穗狀花序內可取出種子,稱「車前子」,其功效和車前草類同,只是車前子含有多醣類黏液質的車前聚糖,即車前子煮後會呈現混濁膠狀,中醫若將車前子入藥,要先用小布將車前子包好再煮。
美洲印地安人將車前草稱為「白人的腳」,就是白人移到的地方就有車前草,外國藥草家常取車前草的止咳化痰功效治療咳嗽,磨碎的種子加水治療便秘,另外敷磨碎車前草葉片可治療蜂咬虫咬引起的疼痛。


車前草


當然疾病有不同的診斷,正確用藥應由醫師開出才可服用。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真原醫療法

蕭醫師自然療法-
真原醫療法
蕭偉傑中西醫師

我一直在找尋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的自然療法,疾病是極大的苦痛,還好,我們依賴著現代醫學日新又新的卓越成就,現代醫學免除了人類極多的病痛,造福著全人類的健康。

以B型肝炎為例,B型肝炎在過去僅為做研究和做症狀治療而已,現在治療模式則直接使用抗肝炎病毒藥物治療肝炎,讓患者體內查不到B型肝炎病毒,目標為防範B型肝炎引發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併發症。至於發生了肝癌,於過去,診斷出肝癌至患者死亡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目前肝癌外科治療的進展,若有良好的篩選,採用外科切除和肝臟移稙後,可達60-70%的五年存活率,我們感恩現代醫學的成就。

最近於中國郵報報導一位美國91歲的Bernice Bates 女士,為金氏世界記錄的最高年齡瑜伽老師,其身體柔軟度為相當其年齡1/3女性的柔軟度,Bernice Bates 女士是以瑜伽達成的,她謂,瑜伽利用身、心、靈三方面的協調,建立了身體能量,可讓身體更健康。
瑜伽在梵語意義為「內在真我的統一」,其最高目的在達到「梵我合一」,就是達到我和梵天大自然合一境界後,生命就為永恆。

當臨床醫師的我,常對疾病的自然痊癒力量,常抱持著極驚訝和好奇的心態,我會自我詢問,身體內神秘自我痊癒力量,是身體自我產生? 或根源於宇宙萬有法則? 當然,各人見解求不同,我是認為兩都兼有,不管源於何處,若能更強化身體的神秘自我痊癒力量,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極大的好處。

剛巧,經濟日報近日介紹了著名大師楊定一博士的「真原醫」一書,內容以「只有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為主,我深感興趣並我深知楊博士於分子免疫學和細胞生物學的高深造詣,也慕名楊博士於養生及靜坐的功力,就趕緊買書,拜讀大師級權威著作,想瞭解楊博士如何用現代高深醫學詮釋身、心、靈的核心問題。

「真原醫」對健康和疾病的詮釋:
一、於身(身體)方面,認為人類顎骨、牙齒、消化道的結構,是較合適吃蔬果、豆類、堅果,而不適合食用肉類,人於吃東西的第一口就要開始細嚼慢嚥,讓食物得到唾液充分浸潤最佳,全穀類食物為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蛋白質的來源可選食胡蘿蔔、甘藍菜、玉米、馬鈴薯、地瓜、小黃瓜、秋葵、豆類、香蕉,應攝取大量蔬菜和適量水果,多選食具有天然抗氧化劑的如富含「β胡蘿蔔素」的胡蘿蔔、南瓜,「葉綠素」的青椒、大麥苗,「硫化物」的大蒜、青蔥,「茄紅素」的蕃茄、西瓜、櫻桃,「花青素」的藍莓、茄子,全餐應含50%的高纖食物,含「酵素」的乳酪、醃蘿蔔、納豆、味噌、穀類、豆類、堅果亦要選食,並配加適量的植物油,此為最適合身體細胞的天然營業素。

每天最好接受1-2小時適量陽光的照撫,多接觸山川森林有臭氣、負離子、芬多精的地方,要感恩大地和環保大地,讓有機大地生長具豐富與均衡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最健康食物。

要讓腸道保持暢順,排便正常,因若大腸無法正常運作,腸內毒素一累積,會出現倦累、煩躁、人不舒暢症狀,腸道保持暢順方式,宜晨起喝開水,平時應多食生機飲食、蔬菜汁,配食益生菌,勿食用太多肉類,平時保持腰部直立有力,就可達到。
最理想的呼吸方式為以腹式呼吸的「拉長吐氣」時間方式呼吸,最佳的運動為書中介紹的「螺旋」原理運動。

要注重淨化身體,淨化身體宜適度運動的多排汗,利用拉長吐氣時間的呼吸方式以增加氧氣燃燒的淨化身體,喝足夠水份的讓腎臟排出代謝產物,多食高纖食品的排空大便,都可淨化身體,採溫和的斷食是可淨化身體,唯每天正確飲食方式才是體內淨化的關鍵。

二、於心(心念)方面,認為心念可以改變疾病現狀,是療癒疾病的首要步驟,內心徹底轉變,充滿宇宙中最強統一力量的憐憫與慈悲,心常存感恩和慈悲,讓自身和宇宙頻率合一,為真原醫的核心意義。

恐懼可引發諸多疾病,慈悲心念,可化解一切恐懼,療癒疾病,常說「謝謝」是達成慈悲心念的最簡易佳法。

三、於靈(靈性)方面,認為靜坐可超越肉體的轉變,進入生命的根本核心,入定後可得「無邊智慧」和「無礙慈悲」,對生命萬事萬物充分理解,善惡不再重要,心將一切能量轉為慈悲,悟出慈悲原是生命的主宰,真實體悟,體悟出本性的光明純潔,回到慈悲的真原場,一切喜悅使疾病遠離,最後將健康生命交給眾生,服務眾生和貢獻眾生。
以上僅是書中精華片段,全書章章精彩,「真原醫」為值得細讀整書內容的醫學好書。

推薦好書:
書名: 真原醫
作者: 楊定一
出版社: 天下雜誌


(蕭偉傑醫師 電話 27555759)
Google:蕭醫師自然療法 http://goodhealth-jack.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