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17年11月1日)
痛風的治療原則
蕭偉傑醫師
最近聽了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林靖才醫師主講的「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內容提到有關痛風於2016年的診治指引,頗為實用精要,提出為大家參考。
痛風要有正確的診斷,並有不同的治療藥物和方式,當然,治療藥物有其療效,也有副作用,正確用藥應由醫師開出醫囑才可服用。
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風的診治指引:
1.空腹的血尿酸值≧7.0mg/dl,為高尿酸血症。
2.高尿酸血症會引起痛風的發作,痛風的診斷,基本上,
(1)若關節疼痛發生於足背第一蹠關節或足踝關節。
(2)發作處出現紅腫。
(3)一天內就快速發作極痛。
(4)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7-14天疼痛就緩解不痛。
(5)接著有一段時間都沒事。
(6)有一天又突然如上述的過程,重復發作。
如果有上述情況就很有可能是痛風,再加上檢驗血中尿酸值,關節囊的超音波檢查,關節液的尿酸結晶體檢查等,就可確定診斷。
3.預防高尿酸血症的生活型態和飲食方式為,食物採低油、低糖、低普林、多纖維飲食,少喝酒、多喝水、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甜飲料少喝,太甜水果少吃。
4.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原則:
(1)若尿酸值﹥7.0mg/dl,並具有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或尿路結石的任一併發症,就該治療。
(2)尿酸值≧9.0mg/dl,若有腎臟功能不佳等共病症,就該治療。
(3)尿酸值﹥7.0mg/dl,且<9.0-10.0 mg/dl,沒有併發症或共病症,要每半年做驗血等必要的檢查。
(4) 尿酸值≧10.0mg/dl,不論有沒有併發症或共病症,都該治療。
5.高尿酸血症的治療目標值為維持尿酸值<6 mg/dl,若併發症較明顯可維持尿酸值<5mg/dl。
6.痛風急性發作疼痛的三種常用藥為NSAID(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素(colchicine)、類固醇(corticosteroid)。
7.痛風急性發作疼痛,NSAID止痛藥的使用治療原則:
(1)不同NSAID(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治療效果都差不多。
(2)一般用藥為NSAID止痛藥,配加秋水仙素(colchicine)。
(3)腎臟功能不好常以秋水仙素(colchicine)配加類固醇。
(4)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不配用類固醇,因易會引發消化性潰瘍。
8.痛風急性發作疼痛,秋水仙素(colchicine)的使用原則:
(1)可在預測會急性痛風發作前的3小時前,每1小時吃一顆秋水仙素(0.5mg),再每隔1小時吃一顆,連續吃三次。
(2)可在急性痛風發作時,第一次吃二顆秋水仙素(0.5mx2),1小時後再吃一顆。
(3)腎臟功能不佳,秋水仙素要依醫囑減量愼用。
9.痛風急性發作疼痛,類固醇(corticosteroid)使用原則:
若痛風患者不能使用NSAID止痛藥和秋水仙素(colchicine)時,就直接使用類固醇。口服劑量prednisolone依病情和效果,可使用每天10-30mg劑量,大概療程為7天。
10.服用降尿酸藥物時,可能會出現痛風的急性發作,故於服用降尿酸藥物的前3-6個月,可服用低劑量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每天一顆秋水仙素(0.5mg),以防範痛風的急性發作。
11.服用降尿酸藥物治療高尿酸血症,一般會治療約一年,若患者有在生活型態和飲食方面的配合改善,病症穩定,可嘗試停止用藥,做觀察追蹤。
但於:
(1)尿酸值一直大於9.0 mg/dl,且每年發作兩次以上。
(2)有尿路尿酸結石。
(3)腎功能不佳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就需終生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
當然,痛風治療藥物有其療效,也有副作用,正確用藥應由醫師開出醫囑才可服用。
參考資料:
林靖才(2017)。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台北市醫師公會。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蕭偉傑醫師,電話 27555759)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