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偉傑醫師專欄
日惠醫學新知-
(2016年9月25日)
老人感染症狀的注意事項
蕭偉傑醫師
年紀愈大,免疫力愈差,得到感染發炎疾病的機率愈多,尤其潛有糖尿病、腎臟病等共病愈多,感染發炎機率也愈多。
年紀大的長者,得到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高,尤其尿路感染是一般人的20倍。
因年紀大的長者得到感染發炎疾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發燒症狀,大都只會以胃口不佳、噁心、全身倦累、跌倒、神智較迷糊、胡言亂語、嗜睡等症狀出現,可能不發燒或微升高體溫,所以有看到長者,出現上列症狀,或有微燒,家人就該特別留意。
若長者有出現冷顫,全身發抖,可能就到嚴重的感染性「菌血症」,若更出現血壓偏低、神智變迷糊、呼吸變快,就要懷疑有「敗血症」。
年紀大的長者,於醫院內感染的機率為1/10,院內感染就比如住院做膝關節手術、髖關節手術、插導尿管、做中央靜脈導管等等。
長者有感染發炎疾病,一定要有醫師的正確診斷和治療,如對常有的尿路感染,初次或輕症,可用抗生素3天治療,若反覆性尿路感染,或有感染到腎臟,就宜用抗生素治療10-14天,但有的長者會出現「無症狀菌尿症」,若患者沒有特別不舒症狀,一般僅注意觀察,不必用抗生素治療,因用抗生素治療,未必有效,但持續的抗生素治療,只會增加細菌的抗藥性,在以後有出現身體感染發炎疾病,用抗生素的效果就變差了。
所以對於年紀愈大長者的感染發炎疾病,該注意的三大事項為:
1.因年紀愈大長者的症狀不明顯,常會被延遲發現和診斷。
2.長者宜定期做健康檢查,以瞭解其身體狀況,和潛有的共病狀況。
3.長者可做預防性的疫苗接種,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以提高長者的免疫力。
參考資料: 李垣樟(2016)。老人感染症狀的注意事項。台北市醫師公會。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
Google: 蕭偉傑醫師 蕭醫師自然療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